第四十章 不一样的堀利熙(1 / 3)

扶桑镜梦 MerlinCahrin 85 字 2020-09-15

万延元年(1860年)九月,直秀、堀利熙等人返回箱馆。

在船上直秀就开始追问堀利熙——没办法,他是真的好奇,这箱馆奉行当时都十拿九稳了,堀利熙到底是怎么把它搞没的?

骂万延铸币的人多了,就算你大放厥词——好吧,当面让上官下不了台,这帽子丢的不冤,但直秀还是很好奇,你到底说啥了?

开始堀利熙还愤愤不平、扭扭捏捏,等船到黑水洋,海天空阔,他也放下了心事,一五一十跟直秀实说了:

其实他也不想的,可条件不允许啊——好不容易回到江户,他不得了解一下形势啊,可这一打听,他的肺就被气炸了。

安政六年六月二日(1859年7月1日)起,长崎、神奈川(横滨)、箱馆对外通商。这一通商,扶桑的重要性在西洋诸国提到了提升,因此各国纷纷派遣公使常驻。

万延元年(1860)二月,英吉利公使阿礼国达到;五月,佛兰西公使贝尔库特就位。

按理说,这也没啥,米人特使哈里斯自安政三年(1856)七月到了就没走,更别说兰国商馆都存在二百多年了。

可人与人不一样不是,这英、佛的手段可比米、兰凌厉多了。

这两位公使本来就对幕府不满意,到了之后自然要指手划脚一番:

神奈川开港,西洋诸国本来属意的是浦贺,这地方好啊,是江户湾锁钥之地,进可攻退可守,可幕府也不傻,早早放出风去,说开港之地在横滨,结果洋商和本地商人闻风而动,都跑到横滨圈地,就这么造成了既成事实,让洋人吃了个哑巴亏。

后来,万延元年(1860)闰三月,幕府发出了五品江户回令,要求“为免扶桑紧缺,杂谷、水油、蜡、吴服(丝绸)、生丝五品,禁止直接与西洋通商,必须经由江户问屋操办”。

这统销统购的手段一出,更增添了洋人诸多不满——价格上不好操纵了,而且私下的金银倒换也好干了。

等当年五月幕府发行万延铸币,更是从根本堵上了金银倒卖的口子,两倍的暴利就这么没了,西洋人真是闻之伤心听者流泪!

不能就这么算了!

可阿礼国、贝尔库特想抗议或者威胁,但使不上劲啊。

幕府方面出面的外国奉行一个个倒是挺温顺的,但事事都往上面推,啥也做不了主,好不容易见到外国御用挂老中安藤信睦,可安藤说“我也只是个办事的,一切还要听公方样安排”——力不如人,痞子腔可真不是李大人的专利。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火没烧起来多难受啊,最后英佛公使一合计,还是要见将军家定,和这些下面的人说不清楚!

当年和历七月,也就是直秀返回江户之前,经过多次恐吓、威胁,阿礼国和贝尔库特终于分别“拜见”了将军家定。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这详情外人不得与闻,但根据流传出来的消息,反正场面不太好看。

三叩九拜,扶桑没有,但相关拜见公方样的礼仪也是很不少,可自米人特使哈里斯起,洋人就没搭理过这些,浅浅一鞠躬就算对得起了。

而且估计言语也不太客气,虽然有通译转圜,可那趾高气扬的神态、命令式的口吻还用翻译吗!

过后,不但将军家定大发脾气,幕府重臣也都面上无光。

而且阿礼国随后还干件特别吸引仇恨的事情,万延元年七月二十七日(1860年9月11日),他带着老婆爬上了富士岳,据说还对山顶的寺社颇为不恭。

其实,这对阿礼国来说,完全是小意思嘛,他1848年利用青浦教案,胁迫清廷将英吉利松江租地扩大了三倍有余,到1854年与更是联合米、佛,一举控制了松江货物关

口。

富士岳在扶桑是神山,意义非凡,阿礼国此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