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瑜来访(1 / 2)

夏姬制酒的技术经过几次试验后有了更大的提高,为了更方便地制酒,他让陈可在夏府专门修葺了一个制酒的作坊,灶台、蒸馏锅、冷却回收锅一应俱全,将那些原料酒都搬到作坊内,将冷却回收锅安置在作坊的密室之内,用门锁锁住,只有自己能够进入,这样保证秘密不被泄露出去。

因为这次用的是大锅,夏姬又重新订做了一根粗大的铜管,之前的铜管夏姬也没有废弃,因为她担心自己的香水用完就没有了,打算用那根细点的铜管作配件自己从花茎中提取香精,与自己制造的酒精混合后合成香水。因为现在花还没有开,等开春以后她就会搜集鲜花来做实验。

见作坊建好,夏姬刚准备试一下,就听外面来报,说弟媳夏御志夫人带着三个孩子来拜年了,夏姬急忙出去迎接。

“安瑜拜见嫂嫂,新年吉祥。”安瑜给夏姬行礼道。

“婶婶新年吉祥。”那三个孩子也都磕头行礼。

“弟媳新年吉祥,孩子们新年吉祥。”夏姬回礼道,说着将早已准备好的给孩子们的压岁钱一一给了他们,孩子们一个个很兴奋。

“这几天回了趟娘家,昨天才回来,今天就来拜见嫂嫂了。”安瑜说着拿出了带给夏姬的礼物一大袋土特产品。

“谢谢安瑜。”夏姬知道作为武将的夏御志也外出设防,没有在家过年。

“上次嫂嫂救了夏雨泰,我跟我父母也说了这件事,他们都很感激您,特地让我带话向您致谢。”安瑜说道。

“都是一家人,不用谢的,一谢就有些生分了。”夏姬说道。

“嗯。嫂嫂这几天有没有出去玩啊?”

“前天上了趟街啊,很热闹。”

“是啊,每年这个时节买卖都很火爆,孩子们也最喜欢去街上玩。”

“说到孩子们,安瑜,你这三个孩子有没有请私塾先生教他们?”

“我家不远有一家蒙馆,两个大一点的孩子每天上午就去蒙馆认字,夏雨泰才三岁就没有去。”

“嗯,孩子的教育最重要了,除了在蒙馆上午学认字,我觉得还应该增加一些,教他们做人的礼仪,还可以学一点武术、算数之类的东西。”

“礼仪就是言传身教了,武术可以找到教他们的先生,但是算数的先生可能不是很好找,我又不懂,要不然我自己教会更好。”

“孩子到了必须受教育的年龄,再不教就晚了。”

“是啊,可是大家现在都是这样教的,我们做父母的,自己又没有什么本事,也教不了他们什么。”

夏姬其实是有心想教这几个孩子的,但是一想到自己带着身孕嫁给夏御叔这事还必须瞒着安瑜,只得打消了教孩子的念头。

“安瑜,这株野饥民和乞丐怎么这么多?往年都是这样的吗?”夏姬问安瑜。

“年年都差不多,因为粮食到了这个时候都不够吃了。”

“现在种粮食一亩地可以产多少粮食?”

“据我所知如果丰收的话一亩地大约三、四百斤。”

夏姬听她这样说,心里一换算,古代的三、四百斤,也就是现代社会不到两百斤的产量,而她清楚地记得现代社会的粮食每亩单产量是九百斤。

两人聊了一会儿天,一起吃了午饭后,夏姬又和安瑜一起带着孩子们看了一下舍粥窗口,看见那些外面等着领粥的乞丐在士兵的指挥下排着长队领粥,夏姬感到很有成就感。

安瑜走后,想到这几天看到的古代贫困现象,夏姬深感粮食的重要性。自己的成长在衣食无忧的现代社会,即使大多数人不富裕,但是基本上人人有饭吃。她从未见过如此多的人没有饭吃,那些手捧着破碗乞讨者无望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

夏姬让人将外务处的李淼叫了过来。

“李淼,找你来是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