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伺机报复(2 / 3)

千古异案 闲云逸士 3395 字 2020-09-04

故事。

他十分好奇,就想听他继续往下说。

看来不止是木子柒一人对此感兴趣,就连阎王与崔判官似乎也有同感。

崔判官尖叫了一声:“你与儿同赴黄泉,竟是为何?”

老鬼的声音愈发激动,他匍匐身体,向阎王爷行了五体投地之大礼,然后跪在那里,并没有正面回答阎王的质问,而是声泪俱下地叙述起来:

吾为山东沂水一贫苦农户,膝下只有此一小儿,其出生二日,贱内便一命呜呼,撒手人寰,撇下我父子二人。

我家境贫寒,只有二亩薄田,勉强耕种度日。

此前虽然生活艰难,只因我终日勤勉劳作,倒也能够维持下去,但是自小儿之母去世之后,连续三年大旱,田中颗粒无收。

吾父子二人生活无望,只得背井离乡,外出讨饭为生。

此后,吾二人生活如何不难想象,我们受尽欺侮凌辱,唯有以泪洗面,黙黙忍受。

本想如此一直忍辱偷生,不曾想,一日在乞讨之时,偶遇一恶劣后生,将我刚刚讨来的一碗锼饭一脚踢翻,吾想与之理论,还未曾说得出来,又遭到他一顿痛打,吾父子二人皆被其打得扑倒在地,吾向他百般求饶,其终是不肯,依旧詈骂击打。

就在我们难以忍受之时,突听得一声断喝,随之,无休止的击打突然停止。

吾抬头一看,是一个道人来到跟前,那个人严厉地斥责了恶少,将其驱逐。

道人走过来,看视了一下吾父子,然后在怀里摸索了一下,掏出一个馍,塞进我的手中,待看我送与小儿吃时,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世间万事,终是忍耐不是办法。”

我看着他,不明白其意思。

道人将吾儿叫到他跟前,向他耳语几句,然后,便面授技艺,吾儿天生聪颖,很快地就学会了,几日下来,大有长进。

至此,道人面露微笑,一转身,拂袖而去,随即不知所踪。

吾问路人,别人诉之,此道人来自嵩山,在此已逗留多日。

为何此后即刻离去,难道只为等候吾父子不成?

我便拉儿一起跪下,向着仙人所去的方向拜了三拜,感激其救助之恩。

此后,吾父子走了几日。

一天,在一市井之中乞讨之时,一个好心人见吾父子甚为可怜,回家取了些衣物及饭食给我们。

吾对此感激不尽,正欲伸手接过,不想旁边突然窜出一个人来,劈手夺过。

我抬头一看,大吃一惊,竟然又是那个恶少!

原来,那日被道人驱赶,他心怀怨恨,他便迁怒于吾父子俩,后一路尾随,伺机报复。

施主见此,极为愤慨,斥责之,然而恶少根本不预理会,将衣物坐于身上,端起饭食吃了几口,并未吃完,便一甩手,扔出极远,被狗争相抢食之。

吾一见,心中十分气愤,却不又敢与之争斗,施主见之,也唯有唉声叹气,没有一点办法。

这还不算,就在吾父子欲离开之时,那个恶少竟然又横在我们面前,不准吾父子离开。

我们向左,他向左,我们向右,他向右。

我们无可奈何,只得坐在地下,可是恶少却一把将我揪起,狞笑两声:“这回没人撑腰了,蔫巴了不成?”

我不想与之争执,欲挣开他的手,不想,他却伸手就击了我一掌,我猝不及防,当即被他打倒在地。

恶少还不算完,上来一脚踏在我的心口上,使劲一踹,吾只感到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吾只听得耳边有人叫喊,睁开眼睛一看,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在摇晃我,这是一个农夫,似乎与我们同样是由外乡流落于此,他急促地对吾说道:“快起来,离开此地!”

我立即就想到儿子,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