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亦真亦假(四十二)(1 / 2)

早在两个月之前,投资管理部的在一次例行早会上,跟甄时汇报了一个情况

股市上似乎有人,或者机构在试图做空甄氏的股票。

对方的操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在短时间内,大量抛售自己持有的股票,似乎是在蓄力,等待着用更低的价格抄底。

甄时问这意味着什么。

投资管理部门总监回答

“我站在自己的立场,可以做一个合理的推断,这个抛售股票的人或机构,大概是在等待着某一件能够把甄氏股票彻底打到跌停的事件发生。这样他就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某种意义上来说,股市上人人都在做空。

因为炒股票的本质就是通过买进卖出的操作来赚取其中的差价,每个股民都希望,自己能在最低价时买入,在最高价时抛出,这其中的差价就是他赚到的钱。

但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投资动机都不同,股市也深受股民情绪的影响,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最准确的决策——毋宁说,大部分人都在做错误的决策,即,追涨杀跌。

在高点兴奋上车,在低点忍痛割肉……一来一去,钱没了。

真正能赚钱的永远是少数,而多数人都沦为被收割的韭菜。

所以,有人做空,同时就有人做多。

正因为股市长期保持这样微妙的平衡,才有了持续交易的可能性。

投资主管又补充道

“不过,这种事也发生了不是一次两次,市面上想做空我们的机构多了去了,说不定还是我想多了,也许就是几个大户在那边搞七搞八的。”

甄时思索了一会儿,还是要他多加留意,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那时候,并购圣心的业务,刚刚发展到最关键的阶段。

这时候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变局和动荡。

而如果收购圣心的消息不小心走漏了,说不定这个操作就是有人别有用心,在故意扰乱甄时的视线。

神秘机构抛售了几天之后,又沉寂下来。

好公司向来不怕做空,因为股民相对来说都很信赖这支股,不会过于担心一时的波动。

虽然在收购圣心那两个月没有出什么乱子,但甄氏旗下的六七家公司的股价,尤其是传统领域的,也的确受到了一些影响。

受谁的影响?

自然是那些沉不住气的股民。

很多人,来到股市就是想赚几个快钱,捞一波就走人。

可是许多人刚进来,就发现甄氏旗下的这几支每天都在稳定下跌,心态直接崩了,有些甚至只经历了一轮最短交易期限,就抛掉了,损失自然是由他自己承担。

而这样的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吓得抛售的投资者,恰恰是投资市场上最容易赔钱的投资者。

因为不懂行,也不懂相关的知识,脑袋一热就投钱,看到苗头不对跑的比谁都快,完全由情绪掌控自己的行为。

自打甄时去圣心看望苏熙的照片见诸于社交网络之后,对甄时——这个甄氏集团未来最有力的继承者的批判声不绝于耳。

而网络上那些通稿,口径又出奇的一致,就连照片也用的都大同小异,专门挑选两人在病房目光相接的那一刻的瞬间。

收了钱的自媒体,话自然说得很难听,什么“继承人无心工作整天跟网红厮混”什么“甄氏虽然前不久收购了圣心但这只是没落企业的回光返照”什么“甄氏兄弟内讧甄氏恐倒闭”之类的,怎么危言耸听怎么来。

网络上唯一一股清流就是“甜蛋”粉丝后援会,得知自家爱豆跟总裁闹绯闻,竟然开开心心和和睦睦的磕起了cp,更有文采的太太们每天都会贡献几篇同人小短文来分享快乐。

面对节节下降的股价,甄启明终于也坐不住了。

直到他听说股价的下跌,跟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