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八月来(1 / 3)

女县令 果子大王 245 字 2020-08-24

温折桑赶回客房时大夫已经走了,水雁薇也刚喝了药睡下。她的脸色依旧不好,脸颊酡红,然而嘴唇却泛白。

温折桑没进去打扰她。青萝很有眼色地向她转述了大夫的话,事无巨细,全告诉了温折桑。

水雁薇这病是舟车劳顿时积起来的,路途中没有好好养病,刚到这里还宿醉了一场,这才把病气给引了出来。不过大夫也说了,这病虽然来得急,但病一场,把骨头里的不痛快给逼出来,身子才会大好。

温折桑没有多呆就离开了。之后的几天水雁薇一直在养病,温折桑也去看过几回,只见她脸色越来越红润,精神越来越好,这才放下心来。

另一头,夏至也跟着冬雪好几天,她装得乖巧,也果真没再招惹冬雪。

半个月后,水雁薇大病初愈。云庭学堂开始招收学生。桃李学堂里也分了一批跟不上功课的学子去乐下学堂。乐下学堂的山长便是桃李学堂的祝夫子,他虽年纪轻轻,但学识是实打实的,而且也胜在年纪轻,才更有精力管束学子。

至此,清丰县的三处学堂桃李芬芳。

那汪则也闷声不吭做起了云庭学堂的山长,只是见着温折桑就躲。如同老鼠见了猫。卫老爷子也没再出来捣乱,安安心心窝在家中,大有安度晚年的意思。

转眼便是八月,早开的桂花飘起了香。这是一年里最好的时节,有道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清丰县的百姓们结束了被王德欺压的日子,而今看到满眼金光稻谷,尽是眼含热泪,几乎喜极而泣。

北郊的收成尤其好,善堂里几个霞青山的人整日整日去帮忙,忙得脚不沾地,还觉得快活——这是他们抛弃刀尖舔血日子的头一次秋收。

谢贻寇带着巡逻的捕快路过善堂,他停下脚步吩咐:“你们继续巡逻,我去借个茅房。”

捕快们和他熟稔,摆摆手就当听到了。

八月正是秋收的时节,善堂里没几个人有田产,而且有百里颂几个霞青山的大小伙子帮着,节约了很多时间。

天气很好,狗子娘和春婶正拿扫帚清扫一块平地,谢贻寇和她们打了招呼就往茅房去,回来时,在墙角偶遇了特意等候的百里颂。

“最近有些兄弟不安分,我查了查,发现他们和外人有接触。”百里颂说起这事来也是一个头两个大,当初他们落草为寇,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个个提心吊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落脚之处,更有衣食来源,没想到安稳不到半年,就被几个憨货给破坏了。

谢贻寇等着他的话,半晌,却发现他也在等自己说话,“有话就说,我懒得问。”

百里颂轻咳一声,继续说:“那伙人也是山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他们藏得深,我也是让人跟踪了那几个兄弟才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当初一大帮弟兄,你驱逐了手上沾人命的,还有一部分怕官府,自己离开了,这几个月里又陆陆续续离开了几个,现在善堂和霞青山上加起来只有不到五十人。”

谢贻寇这几个月都在衙门,他的身份现在还保密着,因此和百里颂私下里见面的次数不多,也就不清楚具体发生的事。

“难道他们想要清丰县?不过也该找我才对,找几个不中用的喽啰干什么?”谢贻寇自顾自琢磨着,“知不知道他们藏在哪里?”

百里颂遗憾地摇头,“暂时还不知道,他们都是把人约到隐蔽处去见面,我让人跟踪了他们几次,压根儿就跟不上。要不还是告诉温大人,不管他们有什么目的,都要让温大人早做准备,未雨绸缪。”

“放心。”谢贻寇道,“那几个人处理了没有?”

“我哪敢?”百里颂悚然一惊,“我这几个月熟读本国律例,触犯律例的事我可不做。现在还不知道那群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打算将计就计,最好能探出他们的老巢。”

谢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