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常胜将军(2 / 3)

就单罚你,不公平,但是没办法,只有图图嘴巴快活,你能拿人家怎么办呢?

大家都觉得没意思,跑来跑去的,浪费钱不说,还浪费了时间和精力,真是吃力不讨好,热脸对了个热臀部。

多哥和刘小姐联系,汇报了村里的情况,刘小姐还是要求冷处理,先去白鹳村,好在现在有两个村,哪个村积极,先从哪个村开始。哪个村消极,哪个村就晚点开始。

东干事不这样想,他认为,就是晚开始,还是要开始,他认定了机构是要听协调办的,只要单监督不表态撤项,将项目终止,谁都没权力撤销,或者转移到别的村,也即是耍赖的作法,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做得下去做,做不下去,也得做下去。

东干事凭借多年的经验,认准了单监督既然促成了签约,就一定会让项目进展下去,不会流产的。机构派出的工作人员,就是没办法,也得想办法。可以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他们只是执行者,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不能变更项目,不能离开柏松村。

哪怕他们在县辖区内跑来跑去,跑去跑来的,也没办法,最后落脚点还是在柏松村。就像孙悟空,不管你怎么蹦跶,始终出不了如来佛的手掌心。东干事算准了就是这么回事,任凭尹贤仁他们发牢骚;要想动,就要从源头抓起。源头解决了,下面就好办,源头不解决,还是问题,没办法彻底解决。

东干事怀着必胜的信念,故意冷落他们,他们也在刘小姐的指导下,确切地说,在冯菲菲那肥妞的领导下、指示下,故意冷落来干事,看看到底是谁在最后时刻投降。原来好事不好做,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事业,实际布满荆棘,举步维艰。

得到了这种指示,大家安下心来,不再为柏松村的项目无法开始而自责,于是放松下来,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玩就玩。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手里有钱,还怕受穷吗?

看这情况,也没必要再找县分公司的王经理,他上次已经明确表态,无法管到东干事。这个还没开始就已经认怂了人,看来不想去碰东干事,也清楚最老的干事的手段,惹不起,躲得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据王经理介绍,东干事的三个孩子,都在县协调办工作,相当有势力,都是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难怪东干事这么牛叉!

大儿子担任县分公司经理的秘书,小儿子担任县某局的局长,女儿担任管钱的部门的科长,这样看来,东干事肯定是常胜将军了,因他的背景很好,背靠大树好乘凉,没有谁能扳倒他。他自称和孩子们没有牵扯,不说还好,说了等于在炫耀,谁听了都不舒服,不舒服就有了敬畏,有了敬畏就开始远离,怕惹祸上身,更怕离火太近,烧着了,得不偿失。

难怪在柏松村搞新农村示范村呢,也难怪省分公司会在该村驻队呢,县里的项目落实到村,大概都是这样。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凡事都有根由,不是看到的结果那样简单,因为想象的总是很丰富,实际可能是单薄的乏味的,或者看起来没有用处的,或者没有任何希望的。可是总要往前走才行。

在县城呆了一晚上,得到刘小姐的指示后,就不能呆在城里了,小城没有什么好玩的,转了一圈,就没了,大家决定到白鹳村。再说,他们又没有胆量干别的,例如唱歌啥的,唱歌不用唱,天天听别人唱就想吐,干嘛要去凑热闹,污染宁静的小县城呢?他们由东向西,又杀回来了。西边是大山区,需求更大,又是总公司总经理的老家村,是项目重点。东边的就是东干事那个村,不太积极的。不怕不知道,就怕去比较。一比较,就知道哪里好做,哪里不好做。关键在人心。人心齐,泰山移。只要人的思想工作做好了,其他都顺利,要不然,不仅做不了项目,还惹麻烦。

到白鹳村,路上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