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只此一家切勿模仿(2 / 2)

的学子去了解王安石吕惠卿章惇等人,而不是只看会砸缸的司马光大爷带领苏学士们写的历史书。

张纪?写的真实与否赵诚觉得不重要,历史只有结果而没有真相。看起来就是因为她的这些思路、导致了对赵诚的新想法不太感冒。

在北宋环境下种鄂种师道刘延庆等能受到重用,以武人思路独立于西北不受干扰,尤其种师道那戾气深重的家伙得罪蔡京仍旧在职不受文臣监督,这只有一个原因:西北是王安石留下的“军事特区”,确立了西军的特殊性。

当然不用多久西军也药丸,再过些年,这只大宋唯一能战的军队会被童贯这阉人拉进燕云断送。结局就是女真鞑子开进东京把汉人当做两脚羊,慢慢进入那个大家所熟知的《射雕英雄传》时代,史称南宋……

论坛还没有正式开始,四处处于喝茶聊天中。

蔡知州一副儒雅中年大叔模样,捻着胡须问身边的苏在方:“苏公他老人家身体还好吗?”

苏在方面露得色,刻意看了近处的赵诚和张纪?一眼,躬身道:“劳知州相公关心,他老人家身体还行,却终究年事已高,老挂心着回眉山老家养老。”

蔡知州也仅仅只是随口礼貌性一问,其实老苏还真不被蔡知州看在眼睛里,就此知州大人环目四看,不再和苏在方说话。

苏在方难免有些尴尬,微微底下了些头。

以苏家的传承,以爷爷苏辙在朝大夫身份,在别处的确是别人纳头便拜的形势。但在蔡知州和张纪?面前真的不行。

关于张纪?,赵诚是最近听学子们议论才知道是牛逼到不行的人物,乃是当今朝中大夫户部侍郎张叔夜的小女儿。兵部侍郎张克公的侄女。

张叔夜就真牛逼牛大了,除了是个历史名臣外,张叔夜的爷爷张耆官至枢密使(宰相),外公吴廷祚也官至枢密使,外婆华原郡主是太宗皇帝赵光义的孙女。

讲家世门第血统的话,当朝有张叔夜牛逼的还真不多。就是这个原因,张叔夜依靠荫补出仕,是朝中唯一的一个没有考起进士却官至户部侍郎的人。

历史上的老张是个暴躁性格,弟弟张克戬和他自己都是全家老小死于抗金的英雄,攻无不克的大反贼宋江也是被老张干掉的,兴许就是这样的性格思路导致文学修养略不足,老张现在都还没考起进士,算是个穿着文官大红袍的大枪杆子酷吏。

奇葩的是小女儿张纪?除了继承了老张的枪杆子性格,还文学天赋爆表,作弊去考竟是特么来了个状元没及第。坊间有戏言称:张纪?后来还对喜欢文学的妇女笑称“只此一家切勿模仿,我能混进去你们不能,摊上这事我能无罪你们也不能”。

张纪?说的是实话,她要不是张叔夜女儿、太宗皇帝的亲戚,后果虽然不至于死却肯定会很销魂的。

另外现在蔡京的最大对手就是张叔夜和张克公,当然还没有白热化,再过个几年,张纪?那喷子似的叔叔张克公就会公然弹劾蔡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