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战鼓雷动(2 / 3)

赵诚神色古怪了起来,依道理说,东面的大火升起后,除了等于挫败王秀部放火助攻的阴谋外,同时还等于提醒了溪山岗无为军。

事出反常必有妖。

且不管王秀是否真有无为军的具体部署,有警戒和毫无防备的好大喜功状态,对于一场战争来说是有本质区别的。

但这种局面下王秀不退,赵诚认为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握有绝对实力,有把握吃掉无为军。二:除了火油烧山外,王秀有另外的部署,仍旧可以和无为军一战。

“这战不能打,王秀此贼一定有后招。”

赵诚做出这个判断之后,第一个部署是派遣一个腿脚快又灵巧的人,携带赵诚公文最快的速度上山,警告董平紧守军营不要妄动。

这冒有很大风险,有可能会暴露赵诚部位置,也有可能,派去的通信兵无法突防就被捉去砍了。

但战争在很多时候本身就是刷脸的存在。赵诚有真有预感,王秀部不退一定有猫腻。而主将决定一只部队的气质和风格,董平号称“一直撞”,接到预警后,他有不小的概率会带着主力借助高地惯性、往山下横冲直撞。

这显然就是他把骑兵部署在山上的主要用意……

久在军旅当差,董平并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摸不着头脑的局面。

夜下时分,东面平原上毫无征兆的出现大火,肯定不是百姓家熊孩子调皮,观看火势规模,那一定是借助猛火油才有的形势。

“似乎出事了,将军,我等该如何作为?”

军中几个指挥使同时请示。

面对这种形势,总会让董平将军有存在感,有充实感。

就怕不遇事,每次遇事时候,面对小股不知天高地厚的草寇或山民,带领装备精良禁军骑兵冲锋时的感觉,总让人兴奋又充实。

可惜这种感觉不常有。

现在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尽管无为军还没被正式攻击,但既然有了状况,主动带军队前往巡察是应该的。如果真遇到在夜里大肆活动的草寇或者山民,也可以当做被攻击,主动杀了。

反正书生容易忽悠,这也基本符合此番黄文炳通判的政治碰瓷逻辑。

想着,从帐篷里出来的董平一边快速穿戴盔甲,一边传令:“留下七营驻守溪山,二营,跟随本将冲锋下山!”

与此同时,帐篷里传出一个甜腻的女声:“将军请速速归来,妾身还没满足呢。”

额……此乃董平私下从池州城“征招服役”的妓1女,属下们却只得装作看不见不知情况。

“什么人,难道是奸细!”

忽然外围有吆喝声,转眼,便有军士捉了一个身穿差人服饰,背着一把铲铲、身有血迹的年轻人送来董平面前。

“卑职贵池县公人周恩,奉县尉大人命前来找将军送信,请将军过目。”

军礼跪地后,周恩递上了赵诚的亲笔信。

听到赵诚的名字董平就大皱眉头,漫不经心的整理名贵的盔甲,冷冷道,“出阵在即懒得看,你简单告诉本将,他要干什么?”

周恩尴尬的道:“看将军模样,似是要下山出阵?”

董平猛的抽出腰刀架在周恩脖子上冷喝,“你有个脑袋,敢刺探我无为军机密?”

周恩吓得脸色惨白,连连摇手,“将军息怒。卑职不是刺探,事实上东面那把大火乃我家赵大人诚所放,目的是提醒将军提高警惕,池州局势出现了变故。另外,我等发现了山下部署有王秀部贼兵,意图不明。我家大人担心将军此时下山中计,特遣卑职来送信阻止将军下山,以观其变。”

“观尼玛其变!”

董平一听火冒三丈,虽没动刀,却一脚把周恩踢翻在地,“那个懦弱书生和山寨有染,分明是想维稳,或想阻止我立功,阻止黄文炳相公的池州经略计,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