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狂轰滥炸(1 / 3)

岳讬花了四天才攻下马营堡,他本想在马营堡休整两日的,但破堡第二日便接到了马邑城传来了急报:劳萨几乎全军覆没,击败劳萨的极可能是秦川。

岳讬急忙率兵离开马营堡,押着掳来的俘虏和钱粮财务,朝马邑城进发。

一天后,桑干河又传来急报:完颜叶臣部也败在了秦川手中,几乎死伤殆尽。

岳讬又惊又怒,又怕秦川挥师山阴县击败代善,急忙加快行军速度,想和代善会师商讨对策。

连赶两天路之后,全军疲惫不堪,可第二天扎营休整的时候,忽然又有急报传来:前方出现一支明军,兵力约四千,已在二十里外扎下营盘。

岳讬又是一惊,连忙让部下加强防备,并召集他三弟萨哈廉等将领商讨对策。

首要讨论的一点,是秦川的到底有多少兵力。

入关前,根据张家口堡送出的消息得知,秦川的兵力有一万左右,入关的时候,又得到消息,那厮已经跟明廷彻底翻脸,并占领了包括宁武关和偏头关在内的山西西北部,

而且,他很可能在那得了一万多降兵,总兵力很可能达到两万到两万五之间。

但他要分兵驻守各个州县关口,以防明廷反扑,也要防止内乱,一个州县驻防一千兵力是肯定要的,几个重要关卡和军堡甚至需要更多兵力驻防。

岳讬和几个将领仔细算了算,粗略估计,秦川至少要留一万五兵力驻防各地,能出战的兵力,也就一万左右。

根据这两日的探报得知,秦川在马邑城击败劳萨时有四到五千兵力,在桑干河击败完颜叶臣的有八到九千兵力。

这八九千人,很可能是秦川出兵的所有兵力了,也有可能更多。

马邑城和桑干河两战,死伤的兵力应该有好几百人,完颜叶臣部的大量钱粮和俘虏落到他手中后,也需要分兵护送回去。

也就是说,秦川的兵力很可能只剩八千。

如今,有四千拦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另外四千,很可能就埋伏在附近,或者正绕道包抄他们的后侧,想来个前后夹击。

也有可能去进攻代善了。

但这个可能性较低,因为代善部拥有六千战兵,全是正红旗的精锐,比起他们这支镶红旗和蒙古诸部混编的偏师,战力要强上许多,若秦川只带了四千兵马去阻击代善,无异于自投罗网。

所以,秦川很可能会先挑他们这一路下手。

粗略估算秦川的兵力,并分析出当前形势之后,岳讬开始和将领们商讨对策。

商讨了半个晚上,最终定下四条对策。

若秦川在周围设有伏兵,或者分兵包抄的话,他们就按兵不动,加强防卫,只守不攻,等代善的大军来援。

若秦川分兵去攻打代善,他们就主动出击,牵制住前路的那四千兵马,切断两路兵马的呼应。

若秦川的兵马不止八千,而是一万二以上,而且主攻代善的话,他们就扔下钱粮和俘虏,驰援代善。

若一万二兵力全冲着他们而来,或是分少量兵力牵制代善,主力攻打他们的话,他们就只能退回马营堡,钱粮和俘虏能带多少就多少。

商讨出对策后,岳讬继续加大哨探力量,派出数百探马,连夜在周围探查,并派快马绕路去给代善报信。

第二天清晨,探马陆续回报:方圆三十里之内,没有发现其他明军。

岳讬当机立断,立即率兵前往二十里外,牵制住那四千明军。

因为,秦川肯定是分兵攻打代善去了。

刚行出十里,就有探马来报,那支明军迎面而来,已到五里之外。

岳讬急忙让大军停下,摆开阵势,按兵不动。

他麾下只有五千战兵,其中很多是蒙古兵,又要分兵看守俘虏和钱粮,能列阵应敌的也只有四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