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殿前欢 第二十八章 王十三郎(2 / 4)

庆余年 猫腻 5234 字 2020-07-04

切实际的幻想与自尊吧,这个天下,不是缺了谁就不转的,本官姓子有些怪异,也没有广收门客的爱好。”

青衣人被范闲这连续几番话打击的不轻,有些郁闷地站在堂间,沉默许久后才苦笑说道:“大人果然咄咄逼人。”

范闲平静截道:“因为本官有这个资格。”

不等青衣人开口,范闲说道:“如果你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出来,不然就蹲到角落里烤火去,雪一停你就离开。”

青衣人完全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如今这种状况,忍不住摇了摇头。他必须赶在范闲进入京都之前接近对方,向他传达某方面的意思……而他凑巧知道了那枝小箭的去向,所以寻着这个机会出现在范闲的面前,本以为会在获得范闲第一面的良好印象,没有想到范闲虽未多疑,却是异常强硬地戮破了自己的心思。

青衣人斟酌片刻后,微笑说道:“一路返京,草民或许可以保护大人一二。”

“理由不充分。”范闲摇头,“你我都知道,来的只是小箭,我还不会把他放在眼里。”

青衣人又想了想,终于叹气说道:“我为大人带来了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来自东边的消息。”

范闲霍然抬首,盯着青衣人的双眼。

青衣人受之若素,此人实则已是天下年轻人当中最顶尖的人物,所以面对着范闲的威势,竟是能够平静如此。

范闲拍拍手掌。

中堂内所有监察院剑手与密探沉默地站起身来,走出了族学的大门,洪常青反身小心地关好木门,留下一片安静的地方给范闲与青衣人。

待室内回复安静之后,青衣人微笑揖手一礼说道:“东夷城向提司大人问安。”

范闲沉默了下来,缓缓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回复平静,瞳孔里闪过一丝寒光,冷然问道:“报上你的名字。”

“剑庐十三徒,铁相。”

“四顾剑只收了十二个徒弟。”范闲看着青衣人说道:“而且本官从来没有听说东夷城有个叫铁相的年轻人……本官没听说过的人,就不存在。”

以监察院遍布天下的情报网络,范闲的这句话说的极有信心。

青衣人低头沉默少许后微笑说道:“在下本名王羲,奉师命入庆国游历,易名铁相。”

“王羲?”范闲随口说道:“好名字。”

这位叫做王羲的青衣人微笑说道:“名字倒不见得如何好,但这个人还是有些用处的。”

此时范闲本来应该问,你东夷城与我监察院乃是不解之敌,你为何却找上门来投我,但很奇妙的是,范闲没有开口问,王羲也没有主动开口解释。

这两位年轻人,都有远超同龄人的智慧与算计,将彼此间的心思在倏忽之间看的通通透透。对于范闲来说,东夷城早就应该派人过来和自己接触了,只是没有想到,来的却是这样一位有些看不透的年轻人。

不错,东夷城一直与信阳方面关系良好,想来那位四顾剑也同叶流云一般,享受着君山会的供奉,只是范闲清楚,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四顾剑虽然当年是个白痴,但能单剑庇护东夷城及那些诸候小国二十年,倚仗的当然不仅仅是他手上那把剑。

持国者必当慎重,在庆国的强大压力下,东夷城想要生存下去,就必然要和庆国的最高权力阶层保持密切的联系,而四顾剑与长公主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只是随着范闲的出现,庆国的权力结构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执掌监察院和内库之后,范闲已经拥有了威胁东夷城的实力,相较而言,长公主手上的筹码却是越来越少。

鸡蛋不可能只放在一个篮子里,筹码不能永远押在大的那边,家里面的姑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