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殿前欢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们的不满的冬天(2 / 7)

庆余年 猫腻 9330 字 2020-07-04

有死,这位剑圣的身体果然如小强一般强悍,虽然气息奄奄,命悬一线,却死死把这一线牢牢地抓住,不肯放手。

濒死的四顾剑藏在剑庐里,虽然这位剑圣已经成了废人,但他的名声在此,整个东夷城便似乎有根主心骨。然而……东夷城内部也开始出问题,四顾剑死后,城主府与剑庐之间的纷争,或许也将要浮出水面。

对于庆帝而言,四顾剑的生死已经不是问题,他死后东夷城的归属才是大问题。

范闲低头想着,东夷城与北齐南庆两大国均不相同,孤悬海边,被诸侯国包围着,如果四顾剑一朝死去,一匹猛兽便会马上变成待割的鲜美嫩肉,不管是北齐小皇帝还是自家的皇帝老子,都不会放过这块鲜肉,只是不知道到时候,陛下会派谁去抢食。

他抬起头来,看了史阐立与桑文一眼,与史阐立略说了说江南内库方面的情况,虽然苏文茂不停地有密报发过来,但范闲还是更相信史阐立直觉上的印象。

内库的出产依然保持着高效率,七叶那几位老掌柜在范闲的大力配合下,逐渐将三大坊的水平,提升到当老年老叶家的水准。范闲心下稍安,自己手头两把刀,一是监察院,一是内库,不论是从陛下的信任出发,还是为了自己的权力出发,都必须抓的牢,做的好。

范门四子,也只有史阐立一直留在范闲的身边,而像侯季常、杨万里、成佳林这三人,如今都在各自的职司上向上奔斗,有范闲保驾护航,金钱支持,再加上三人各自的能力,想来用不了多久,便会成为庆国朝堂上关键的人物。

“朝廷现在有很多缺,陛下选拔了许多年轻人,在这个时候,年龄资历已经不是很重要了。”范闲望着史阐立温和笑道:“呆会儿你给他们三人写封信,让他们做好准备,开春的时候,估计朝廷便会传他们入京述职。”

在他的安排中,杨万里应该是要进工部做事,侯季常因为处理胶州一事,立场特别的稳定,深受陛下欣赏,应该会直上两级,任胶州知州,而成佳林这小子,一路顺风顺水,估摸着要知苏州府,倒是最风光的一人。

史阐立微张着嘴,浑没料到当年四位穷书生,仅仅过了几年时间,便各自有如此造化,自己真是拍马也追不上了。

范闲知晓他心中在想什么,笑着说道:“怎么了?”

“资历太浅,不能服众,关键是朝野上下都知他们三人是先生的学生……只怕会引起非议。”史阐立很认真地说道。

范闲的眼皮子略抬了抬,嘲讽说道:“死了几百名官员,总是要人填的,哪里来这么多有资历的候补官员?也不要说资历浅的话,贺宗纬当年与侯季常齐名,入朝还在季常之后,如今已经有资格入御书房听议……难道他的资历够深?”

贺宗纬,这是一个让范闲记忆特别深刻的名字,当年在一石居的酒楼上,他便遇见过这位看上去有些忠厚的年轻书生。而就是这个书生,在曰后的京都中,整出了许多事来,比如自己的岳父被迫惨然辞官。

此人本来与礼部尚书郭攸之之子郭保坤交好,是地地道道的太子派,后来却不知如何入了都察院任御史,开始替二皇子出谋划策,后来却又倒向了太子,这倒了两次,终于被人看清楚,原来他……是长公主派,只是随着长公主的意思,两面倒着。

然而……京都叛乱之时,正是这位都察院左都御史,领着一干御史玩裸奔,赌了一把太子李承乾不忍杀人,硬生生将叛军入京的时间拖了一夜,从而给了范闲突袭皇宫,艹控中枢,一举扭转大势的机会。

直到此时,人们才真正看清楚,原来贺宗纬不是任何人的人,他只是陛下的人,一直都是。

陛下回京,贺宗纬以此大功得赏,像坐火箭一样地向上爬升爬升,眼下虽然只是兼着都察院的原职,但却有了在门下中书议事的权利,明眼人都清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