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见干爹成海欢喜,迎新年紫宸设宴(2 / 3)

盘腿坐在王司衣对面,嘴里不停地抱怨着。王司衣吃着宫里新赏下来的果脯,白了她一眼。

“哎哟,这杏干儿可真酸啊!没本事,就别硬往这桃堆里钻。”

紫莹听出姨母这是在讽刺自己,可当初也不是她乐意去跟着做嫁衣的啊,若不是王司衣强权相见,绾心的名单里根本没有紫莹的名字。

一进绣房还打算相依为命的两个人,现在大有看不对眼的感觉。

“姨母,这么下去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出头啊?”

看王司衣有些不悦,紫莹很快低头,挪了过去,挽着王司衣的胳膊感叹起来。人都已经进了绣房,便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王司衣脑海里盘算了许久,她推开了紫莹贴着自己的身子。

“办法倒是有,就看你敢不敢?”

都到这地步了,还有什么敢不敢的。紫莹坐直了身子,洗耳恭听的模样。

“现在到景府要求交嫁衣的时间还有两个月,赶制一件嫁衣时间绰绰有余,你若实在不甘心,不如......”

王司衣将嘴唇凑近紫莹的耳畔,那个大胆的阴谋就这么从她的嘴中,跑到了紫莹的脑海中。落地生根,无法挥散。

才开始,紫莹心中还是有些打鼓,低声问道:“行不行啊?”

“怕什么,你们都签字画押离开了皇宫,出了事自然是看管的人担着。”

“您觉得,什么时候动手最合适呢?”

“嗨,宜早不宜迟!”

剩下的就看紫莹怎么抉择了,王司衣抓了一把果脯递到紫莹跟前,说道:“去收拾东西吧,早些回去家里吃顿团圆饭。”

谢致的御前龙井已经加了三次水,茶味淡了,却还是觉得没喝够。殿门开启的声音,催促他放下手中的茶盏,站起身来。

出来的九个人均是齐国装束,可以肯定就是成海口中的齐国使臣。他弯腰恭送齐使出去,得了允许才走进殿内。

“等了好一会儿了吧?”

魏帝仿佛拉家常一般问话,谢致抬眼一瞥,看到的是一张无比疲惫的面庞。看来,齐国使臣除了带来贡奉,也带来了麻烦。

“奴才不敢说谎,等了约莫两个时辰了。”

他以来魏帝就赐了茶,若说没等多久,便是欺君,魏帝定然不喜。可要怎么去表达自己对魏帝的关心呢?谢致从袖中取出明黄绸布包裹的匣子,呈到魏帝跟前,跪直了身子。

“吾主圣明,御览司一年顺遂,今日将金印交归吾主。”

这是每年除夕必有的仪式,全国大小官员,除了轮值当班的都要回家休息三天。这三天内御览司是不收奏折的。但,如果有必须要处理的急事,则可以直接呈到皇帝面前,由他决策。

只不过,这样的事情,大魏建国两百余年也就只遇到过三次。一次是西北雪灾,一次是南楚突袭,还有一次则是多地大震。所以,都不是什么好事。魏帝,也不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三天内用上这枚金印,从御览司主管手中接过来,大多是锁于紫檀盒中,上置累金香炉,日进三炷香,以求安泰。

交接妥当,魏帝又赏赐了一小罐御前龙井给谢致。如此恩赐,谢致跪在地上连磕了三个响头,再抬头已是老泪纵横。

“大过年的,公公无需这般,快些回去休息吧。”

除夕晚宴照例在紫宸宫的正殿内举办,魏帝居中,太后与皇后坐其左右。钦点的宫妃才可入席,名单会在未时由都知监到各宫内告知。

未时三刻,华美人今年未能赴宴的消息,便在宫中嫔妃间传开了。这似乎是一个预兆,华美人独自将房门反锁,不见任何人。与她不同,宣夫人依旧可以风风光光的赴宴。

“天不睁眼!”

哭了一通,华美人仰头怔怔地看着天花板说道。

这是晏南珽在魏国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