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恋曲1990(1 / 2)

国啤 司马白衫 2281 字 2022-01-17

孩子都是自己家的好,啤酒也不例外。

全国八百多家啤酒厂,全省七十三家啤酒厂,如果让哪个厂长说别人家的啤酒好喝,他自己这一关就过不了。

“沈南啤酒近水楼台先得月,省内的啤酒厂除了秦啤,沈啤确实是个对手……”陈世法接过高虎剥好的火腿肠,咬了一口,又喝了一口沈南啤酒,似乎在咂摸着啤酒的滋味。

今年,省内外所有的啤酒厂都象商量好了似的,卯足了劲抓生产促销售,好象都在追着赶着把去年的亏空弥补回来。

1990年上下半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基调也不一样。前8个月,国家全力整顿过热经济;9月,随着第11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开放发展重新启动。

但在这一年,茫然之中,仅有少数人能从动荡中看清趋势。

现在虽然是市场经济了,计划仍然没有完全退出,各地的计委仍然下达着每年的生产计划,要超额完成计委下达的任务,完成当年上交的利润,有眼光的厂长就都盯上了火国,盯上了春运。

“前年春节,40天的春运中,全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送了8亿人次的旅客,其中绝大多数是坐火车,”周凤和没有筷子,用手拈起几粒花生米,“小秦你看。”他从床头上找到了一张报纸递给秦东。

他是有收集旧报纸的习惯的,去年的春运,较前年又增加了5000万人次,日均客运量达2000万人次,那今年的人次绝对不会少于8.5亿次,坐火车的人就要占了大约6亿或者7亿以上……

也是从前年开始,民工热潮开始席卷全国。

大量南下务工、求学、经商人员,在春节期间返乡过年,一年一度的候鸟式大迁徙不断壮大,并不断轮回。

“沈南啤酒和孔孟啤酒都还是有眼光的,他们也是前年才挤上火车的……”陈世法拿出勺子来,从罐头里舀了一块带鱼,又把勺子递给周凤和,周凤和吃完又递给武庚,“春运的火车上啤酒卖得好,一个月赶得上两个月甚至三个月的销量了……”

“能顶上交城和藏马两个县的啤酒销量?”武庚举起酒瓶,喝了一口啤酒。

“我看还要多。”周凤和赶紧也喝了一口,他让鸡蛋给噎住了。

“那铁路局的人怎么说?”这才是秦东要问的重点。

陈世法摘下眼镜,“市火车站的楚站长出面介绍,我们秦湾站和秦湾段当然没有问题,但是铁路局站段太多,一个一个段去找不现实……我们俩昨天来,一直没有见到工务处的夏处长……”

嗯,肯定是姓夏的不同意,否则也不用武庚从春湾跑来,自己从北京赶来。

“夏处长让人带话说,”周凤和把话接过去,“全省七十多家啤酒厂,啤酒厂太多了,照顾不过来,沈南啤酒和孔孟啤酒已经上火车好几年了……”

“他们上他们的,我们上我们的,”陈世法喝完瓶里最后一滴啤酒,“明天,我们分头行动,发动关系找一下,我跟沈南造纸总厂和毛巾总厂的老于和老王熟悉,看他们能不能搭上线……”

“我到厅里试一试。”周凤和马上道,武庚笑了,“我就是认识纺织系统的人,我到沈南针织厂和第四绵纺织厂看看……”

大家说完,都看着秦东,这几年在沈南上学,他的人脉比陈世法和周凤和都要深厚,这也是陈世法明知道他还没有回家,就把他召来的原因。

“嗯,陈厂长,周书记,明天我得到轻院去一趟,在那边的课程还没上完呢……”秦东笑道。

……

老舍先生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却全赐给了沈南。

如果错过了沈南的秋天,请别错过沈南的冬天,沈南的冬天如此之美,关键是因为泉水的灵动。

“轰隆隆的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