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震惊四座(2 / 4)

为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能不能得功名,女子得了功名,又能如何呢?最重要的是,若是因此而得到恩师的青睐,自此之后,能留在恩师身边,学习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陈正泰失笑起来:“难道这经书中的东西,便没有用吗?这些话,可不能对外说,如若不然,天下的大儒,非要炸了不可。”

武珝见陈正泰笑起来,也轻松了不少,她认真的样子道:“学生斗胆,因为学生觉得这些东西都没有用处,就说这些经义,看上去圣人说的话,每一句都有道理,都发人深省,可本质,不过是最无用的道理罢了,许多的道理,空洞无味,用来教授还不经世事的孩子倒是有用,可对真正有阅历的人,又有什么用处呢?”

武珝说着,又道:“至于那些史书,都说历史便是一面明镜,可在学生看来,这史书,只需看一本便可以了,不需去看历朝历代的历史。”

陈正泰反而来了兴趣:“这是何故?”

武珝想了想道:“因为历朝历代都注重以史为鉴,可学生读下来却发现,历朝历代也都在重蹈历史的覆辙,前朝所犯下的错误,到了今朝,依旧还是会犯下,一千年老祖宗们办下的糊涂事,千年之后,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所以……只观一部史书,便可知道……这历朝历代的历史大抵是什么样子了,只是换了一个朝代,换了一个天子,换了人名而已。”

“哈哈。”陈正泰没想到武珝读了这么多书,最后得出的竟是这样的结论。

于是他道:“你的话虽有偏颇,却也有道理,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即是如此。这大抵是因为,固然时代不同,可人性却是相通的缘故吧。”

武珝眼眸一亮:“想不到恩师也有这样的感慨。”

她越发觉得陈正泰神秘莫测了。

在学堂的时候,他见许多先生对经史如痴如醉,心里不免有些郁闷,藏着的许多话,自然不敢当着这些将这经史奉若圭臬的先生们那说出来。

哪里晓得,恩师早就洞察了真相。

陈正泰则是摇头道:“你不要乱说,坏了我的名声,我何时有这样的感慨?好啦,去考试吧,好好的考!若是高中……我教授你一些更有意思的东西。”

陈正泰虽是矢口否认,可武珝心里却是认定了陈正泰乃是自己的知音,心里已是喜极,忍不住小心翼翼的多看了陈正泰几眼。

其实她的内心深处,是孤独的,她虽被人瞧不起,被人凌辱,可她过于聪慧,却难免有几分对人瞧不起,直到遇到了陈正泰,方才知道,世上竟还有这样的人,难怪陈家能声名鹊起,这都是因为恩师有着管仲乐毅一样的智慧啊。

四轮马车徐徐抵达了贡院。

武珝下车,回眸朝陈正泰看了一眼,嫣然一笑道:“恩师,我去啦,过几日我要去恩师府上吃饭呢,到时我还要吃那肉团……”

说罢,提着考蓝,隐进了人流之中,只留下一道娇弱的身影。

陈正泰依旧还坐在车里,这里人多,他不敢轻易下车,容易被有心人围殴啊。

倒是武珝留下来的话,令陈正泰不禁失笑。

他突然发现,武珝竟比从前少了几分让人恐惧的气质了。

或许……是因为交心了一些吧。

至少敢在自己面前说一些‘大逆不道’之言了。

却在此时,听到车厢外头有人欢呼道:“魏家公子来了。”

不知喊话的是何人,一下子,这贡院外的人群像是炸开了一般,无数人自觉地分出道路,让一辆马车到了贡院大门,而后,一人提着考蓝下来,许多人纷纷上前,作揖见礼。

魏征的名声还是很大的,而且老少咸宜,世族觉得魏征是自己人,读书人觉得魏征刚正不阿,便是寻常百姓,也觉得他是为民请命。此时的魏征,更像是如日中天的网红,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