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一章 全部采纳(2 / 3)

军工重器 五彩贝壳 3517 字 2022-01-19

在十几位专家之中,几乎有近半的人穿着军服,军方的专家最多。众专家的年纪也从四、五十岁到六、七十岁不等。

年纪最大的那位专家,头发苍白,戴着老花眼镜,从脸上的皱纹和苍老程度看,应该已经超过七十岁。

最年轻的专家估计都有四十几岁,除了杨帆。

年纪轻轻的杨帆,在众专家之中十分的显眼,趁着会议没有开始,不少人会好奇的看一看。

尤其是那些骨干,或资深的设计员们,他们不但对杨帆好奇,心里也有一点不服气。凭什么我们搞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技术研发都成不了专家,你二十几岁就坐在专家席上。

“看到没有,那最年轻的就是杨专家。”

“他的水平真的很厉害吗?”

“还真是期待,杨专家等一下会说一些什么。”

“.......”

会议室内嘈杂得很,但杨帆偶尔还是能听到一些关于自己的话语,不禁微微一笑,等一下将讲一些什么呢?

关于这些,杨帆早就想好了。

上午九点,评审总结大会开始了。

依旧是由857近防炮的总设计师苏海主持会议,他发言之后,专家组的组长也讲了十几分钟。

这次会议的重头戏当然是各专家们的发言,陆陆续续的,有好几位专家讲了他们的一些观点。

如对这款857近防炮的看法,哪些方面还稍显不足,哪些方面可能还要进行改进等等。

但提出的都是一些小问题,深层次的大问题暂时还没有。杨帆静静的听着,脑海之中也在组织语言,准备等一下发言。

等了一会儿,感觉差不多了,杨帆朗声的道:“我来说几句。”

很快,有工作人员将话筒送到了杨帆这里,会议室内也瞬间安静下来,大家的目光全部集中在杨帆的身上。

有一些人心中在想,杨专家准备发言了,他会讲一些什么呢?能讲到点子上吗?

苏海认识杨帆,面带微笑的朝杨帆示意,估计他也想听一听专家组里面最年轻的这位专家会讲一些什么。

杨帆拿起话筒,不慌不忙,没有半点的紧张,脸上看上去很平静,这让不少人有一点意外。

这位年轻人,居然不紧张!

这么淡定!

紧张才怪呢!

杨帆什么大场面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况,只能算是小儿科,脸色平静,声音洪亮的道:“经过这几天的评审,我对857近防炮的了解也渐渐的深入,个人觉得它还有提高的空间,某一些地方可以进行改进。”

大家都竖起耳朵,很多人甚至拿起笔,准备将杨帆所讲的记录下来。

杨帆继续道:“首先,我发现857舰炮没有抛弹系统,射击后弹壳返回弹鼓,所以射击完毕需要装填弹药的时候,需要先退掉满弹鼓的弹壳,这很耗费时间。”

“我建议设计抛弹系统,所以不用退掉弹鼓里面的弹壳,这样能大大的节省装填时间。”

这一点,很快得到了军方好几人的大力支持。

身为军人,他们太清楚时间的重要性,857近防炮弹鼓里面的弹药飞快的就可以射完,如果装填弹药要费好大劲,耗费很多的时间,敌人的导弹,或者是飞机过来了怎么办呢?

苏海解释道:“当初没有考虑设计抛弹系统,主要是秉着节约的原则,弹壳回收利用。”

杨帆一笑,提醒道:“苏总师,大不可不必要这样,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富裕,工业实力也会越来越强大,这么一点弹壳,还是浪费得起的。”

浪费一点弹壳算什么,它和战场上宝贵的时间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很快,专家们几乎一直同意杨帆的建议,857近防炮设计抛弹系统。

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