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灵感(3 / 4)

,真是……真是不敢认了啊,这也太俊俏了!”

“对,比电视里好看太多了,多多,你还认识我吗?你小时候我抱过你,你还尿我一身呢!”

“多多,你现在可真了不得,前年你上春晚那次,我都没来得及看,这次我准时准点的守在电视机,那首《青藏高原》,唱的简直太神了!没想到你唱功这么厉害,真不愧是咱们公明镇走出来的!”

“哎,叫什么公明镇,咱们现在叫光明街。”

“多多,前段时间,有几家杂志社的记者过来采访我们,说是要给你写传记呢,我们都把你往好了夸!”

“那是夸吗?那是事实,多多从小唱歌就好听,我一直都觉得这孩子以后肯定是大明星!”

“呸,当初多多去海外打拼的时候,就你数落的最欢!”

“……往事别提了!”

一群人叽叽喳喳的走进了大院子,放眼望去,足足有一二十人,大家也都没找地方坐下,全都在院子里站着,看着郑谦的眼神都是亮的发光,一个劲儿的夸赞着郑谦小时候有多懂事,长大了有多让人放心。

郑谦尴尬的脚趾头都快抓进地板里了。

好在他看到了二叔公。

二叔公现在戴上了帽子,可能是为了掩盖头顶上动手术留下的疤痕,整个人看起来有些疲态,但显然,精神劲儿还是十足的。

他倒也没有随着大家七嘴八舌的说什么,只是笑呵呵的看着郑谦,一脸的欣慰。

郑谦穿着睡衣,也没回屋换衣服的打算,看到二叔公后,就立即走了过去,“二叔公!”

“哎,哎,多多,这一段时间没见,怎么又长高了?”二叔公笑呵呵的说。

郑谦看着二叔公明显苍老的面容,心里还是微微酸涩的,虽然彼此没有血缘关系,但小时候二叔公骑着车子在街巷卖凉茶和冰棍的时候,郑谦一直都是免费去品尝的主力军。

偶尔还会帮忙看着二叔公支的摊位,也帮衬着找零钱,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才三四岁的郑谦熟练运用了加减法。

儿时的记忆画面铺满了脑海,让郑谦看着二叔公的时候,感觉到了时光易逝的含义。

和二叔公聊了一会儿家常,郑伟就对郑谦招了招手,等儿子走近后,郑伟才低声说:“你二叔公没几年了,咱们能帮衬的也会帮衬,你不用担心,就像你二叔公说的,你的事业要紧,其他的都是小事,有生之年,你二叔公就想让你多登上几次《人民日报》。”

旁边的梁蓉也叹了口气:“这倒是真话,你二叔公这一年来,手里就没离开过《人民日报》,逢人就把报纸摊开来,指着你在上面的画像和报道,跟人夸耀。”

郑谦听着听着,就有些难受,但脸上却还是露出微笑:“这个好办,我跟《人民日报》的评论员很熟的,回头我让他们多登几篇我的报道。”

郑谦倒是没有吹牛,因为早在郑谦获得了雨果奖最佳长篇,以及前不久他刚刚力挫卡兹梅尔和华沙爱爱乐团,荣耀回国的时候,《人民日报》的一些记者和评论员都是纷纷过来商洽访谈内容,不过,郑谦因为事务繁忙,所以并没接受这些邀请。

按照这些记者和评论员的话来说,只要郑谦有空,他们随时保持待命。

至于采访内容,即便过了时事话题,也不妨事,因为郑谦本身就是话题人物,能够采访郑谦,了解郑谦,也一向是这些记者和评论员想要做的事情。

其实不只是《人民日报》,在海外诸如《纽约日报》、《卫报》、《每日邮报》等,也都是经常与郑谦方面取得联系,想要获得一些独家采访权。

不过,因为郑谦的工作重心不在海外,所以一直都是保持着委婉拒绝的态度。

现在看来,多登一些《人民日报》这样的顶级报纸,也是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