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东方将明,太姜之忧(2 / 3)

诸夏纪 会说忘言 6673 字 2020-10-16

最终,也只能一步一步来,先看看姬休名,这个被大宗伯收为弟子的姬氏子弟,是不是能够在巫道之上,有一番成就了。

要是学有所成,则可以考虑将周国的巫祝之权,一步一步掌握在姬氏的手中了。

姬昌点头,这本来就是他们已经商量好了的事情。

“好了,我们走吧。”

姬泰伯与姬仲雍相识一笑,对着姬昌父子三人挥了挥手,便当先转身而去。

这一去,头也不回。

姬昌父子三人,拱手三揖,拜别泰伯与仲雍。

姬考看着远去的族人,心中再度陷入了沉思。

东方未明,但是终于开始有了一丝曙光。

不管是如今的大邑商,还是未来的姬周,都会将目光看向东方。

四夷之中,最先湮灭在时光之中的,便是东夷。

······

周原之上,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

这场祭祀的浓重程度,丝毫不在前段时间的葬礼之下。

周邦之中,但凡稍微有点地位的人,都来到了姬氏宗庙周围,观看新的周公即位仪式。

不久之前,姬周三贤,相互推辞公位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周原,以及它旁边的邦国。

很多邦国都在猜测,到底谁会成为姬周的新继承者。

大部分人,都是认为姬泰伯将即位,毕竟嫡长子承位,在没有太大过失的时候,是最稳妥的选择。

他们都不知道,姬亶在生前就已经安排好了,周国当有兴者,在于姬昌。

当姬季历缓缓走上高台,站在正中央,朝四方而行祭的时候,他们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些惊讶。

不过旋即,大部分人都释然了。

事实上,最近几年,姬周的大事,主要都是姬季历在操行。想必是先公姬亶生前,已经做好的谋划了。

姬周之地,不像其他邦国,没有任何人会想着,在这公位交替之中,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姬氏立邦以德,治国以礼,天下莫不叹服。

当大宗伯将九旒冠冕戴在姬季历头上,并将代表祭祀的圭璧以及代表兵戈的铜钺,交在姬季历手中的时候,便代表着仪式已成。

冕旒为名,圭璧铜钺为器,唯名与器,当由王者亲掌,不可与人。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圭璧与铜钺,便是代表。

······

在姬季历即位之时,其实还有一个人没有来参加,便是姬考。

当然,他其实也是参加了,只不过没有去外面的祭台上面,观看最后一步,而是一直在宗庙之中。

并不是他刻意违礼,而是他的太祖母太姜,这样要求的。

当时在巫庙之中,姬考惹出了这么大的风波,天地动怒,大宗伯气急败坏。

虽然后来祖宗庇佑,一道剑气扫平了天地异象。

可是异象容易扫平,人心却不容易扫平。

在姬氏族人内部,都在流传一种说法,姬亶本来还可以多活一段时间的,就是因为那一次天地动怒,才耗尽了他最后一丝寿元。

更不用说,那位可以与鬼神沟通的大宗伯,对姬考必然还是心怀芥蒂的。

前段时间,仇生还在周原,虽然隐于暗处,但是却多少能应付大宗伯。只要大宗伯敢跳出来,太姜则必会请仇生出手,斩杀于他。

即便是得罪巫祝一脉,也在所不辞。

可是这位大宗伯,一直到仇生离去,都没有出手。

但是太姜还是不敢松懈,巫祝之辈的手段,可是神秘诡异得很,谁知道这位大宗伯,会不会对姬考施展神秘小手段。

太姜可不是姬亶,姬亶以兴邦国为要,太姜却以护子孙为先。

而且太姜出身于姜氏,这个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