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八章江夏的险恶用心(2 / 3)

开原、广宁开设马市和蒙古进行边关贸易,这一举措不知道为蒙古带来了多大的便利。

后来正统年间由于“土木堡之变”马市关闭,当时统治蒙古的瓦剌为了打开恢复边关贸易,甚至几度动用武力相逼。但是边关贸易却始终时开时关,极不稳定。

到了鞑靼统治蒙古的时代,大明一直也没有再开设边关贸易,双方只能默契地使用“通贡”这一贸易方法。

即鞑靼派遣使者携带牲畜及其它特产送给明朝皇帝,称为“进贡”。

而大明则以较高的价格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布帛绸缎、衣服、医药、各类生活用具等让使者带回,同时送给一些银两,称为“回赐”。

听上去似乎是一种朝贡,实际上就是一种贸易手段。

当然,这种贸易周期长、交易物品少、只能说是杯水车薪。所以如今江夏提到边关贸易这件事,难怪阿尔苏会如此激动。

如果这件事能够成行,那江夏不仅没有为难他,反而还送了他一份大礼。阿尔苏依靠促成此事,足以坐稳身上的可汗宝座了。

江夏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终于还是点了点头道:“没错,你要理解成互开边市也可以。不过我的想法,比互开边市更加深一步。”

江夏继续说道:“我大明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无论是布、绢、丝、缎、农具、纸张、医药都是你们们蒙古所稀缺的。

而你们蒙古的牛、羊、马、骡、驴、皮张、毡毯、木材,在我们大明也很受欢迎。

如果我们双方缔结了友好盟约,约束各自的边关兵马不准袭扰对方边关。那我就能承诺你,我会在大宁和你们蒙古开通边关贸易。

我会在那里建造一个超级大的交易市场,将大明的特产物品拿出来长期在那里和你们蒙古进行交易。并且我还会在那里开设学校,教你们蒙人汉语,以便大家沟通交流。

另外我也会在那里开设医馆,为你们蒙人治病疗伤。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怎么样?”阿尔苏激动地抓着江夏的双手道:“我只想问你,什么时候能够开设实行?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江夏笑了笑,忍住恶心将手从阿尔苏的手中强行抽出来,说道:“放心,只要我们缔结了友好盟约,我回大明就立刻开始推行此事。

但是我有一个前提条件,市场需要驻扎一定的大明军队,用以维护秩序。如果市场受到攻击,我得不到合理解释就会立刻关闭。”

“这......”阿尔苏顿时沉默了。

如果真照江夏所说的那样,大宁开设了商品交易市场,并且还驻扎了大明军队。那不就等同于大宁悄无声息的被大明占领了一半?

可是人家开设长期稳定的交易市场,这配设大明军队合情合理,阿尔苏也实在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对于他来说,对于整个蒙古来说。稳定的,长期的商品交易市场真的是太具有诱惑力了,他无法拒绝这个条件。

看着阿尔苏挣扎的表情,江夏心中暗叹了一声。

其实他这一招用心何止如此。这其实就是从经济到文化的一种双重侵略。

试想一下,如果这个商品交易市场真的开设了。那么大明在交易双方的关系上,肯定是强势的一方。

因为大明的很多东西对于蒙古来说,吸引力远远大于,蒙古的物品对于大明的吸引力。那么大明在这个交易市场所获得利益,将远远大于蒙古,此其一。

其二。江夏用心最毒辣的便是开设学校和医馆这一招。要知道中原文化博大精深,远非蒙古所能比拟。

江夏开设学校,命人教蒙古人孔孟之道,君子之礼。

受礼乐教化的蒙古人还会有以往的彪悍和血性吗?攻击性和战斗力还会比以前强悍吗?如果他们完全接受了汉家文化,那他的心是更加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