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特产不少(1 / 2)

有信方这样强势的君主在,本就处于弱势的家臣们纷纷拜服。

等到家臣们把人质送来,信方就让他们回去守好城池。

至于相木昌朝,他得多嘱咐几句,毕竟安雲郡刚刚拿下,不少降臣还是有小心思的,不过,信方也封了不少武士去安雲郡当地侍,也算是对相木昌朝有些助力。

前去参加上杉景虎的宴会,尚且不急,如今已经是十月,天气已经冷了起来,北信浓那边已经降雪了。

那边怕是山路难行,届时怕是就要走上野通过长野业正的地盘进入越后。

在这之前,九月份的时候,第一批纸张已经产出,并且交付了津田宗及,津田宗及拿到纸张的时候,兴奋不已。

他带着大批纸张就向信方告别,返回堺港,同时,信方也拜托津田宗及向南蛮商人购买占城稻。

信浓地方有两条大川流过,又有数条小川,可谓土地肥沃,同时,夏天的时候湿热,光照足够,种植水稻气候适宜。

再加上信浓国内是有温泉的,比如北信浓内的野沢温泉,在温泉附近种植水稻也是可以。

民生以食为天,而水稻出产的大米不仅是食物也是战略物资,等同于钱。

在战争频繁的地带的粮食比黄金贵,比人命贵。

虽然信浓国内温泉不多,但是占城稻这种一年三季的,积少成多,也是很可观的。

而且信方所控制的地方,也是有不少特产的,比如安雲郡内就盛产芥末,也就是用山葵做的。

山葵在现代也是利润很大的经济作物。

而在安雲郡还可以出产荞麦,可以制作成荞麦面,当然荞麦本身是缺乏弹性的必须加入小麦粉和山药增加弹性。

但是这荞麦面却很受日本人的喜欢,荞麦面对日本人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日本人在除夕之夜都要吃荞麦面,称之为“年越しそば”(年越荞麦面。

中学语文课本曾有一篇名为《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文章,里面写道:“每年年底最后这天,北海道的当地老百姓都要到面馆吃上一碗荞麦面,才算是过节。”

《蜡笔小新》里,小新一家也是用吃荞麦面,看nhk红白歌会的方式来度过新旧之交,跟中国部分地区年三十吃饺子、看春晚一个意思。

信州当地人会做荞麦面已经是十六世纪末的事了,那时候已经是江户时代。

随后荞麦面流传到江户,当时的江户城(今东京)是职人之城,有大量中底阶层的手工业者,所以类似于路边摊的“屋台”很受欢迎。

最火爆的就是荞麦面、握寿司以及天妇罗,它们并称“江户三味”,售卖荞麦面的摊贩会将事先准备好的荞麦面放到滚水中煮,再浇上用鱼、酱油熬成的汤汁,整个过程不过两三分钟,食客只能站着吃。

如今的东京街头,这种只能站着吃的荞麦面馆还有不少。

而在野沢温泉不仅可以种植水稻,还可以种植野泽菜,这种青菜是从大阪那边带过来的,正好相反也让津田宗及多多关注,帮忙带些来。

野泽菜是一种芜菁菜的咸菜,翠绿翠绿的,既好看又好吃。

同时呢武田晴信占领的南信浓特产便是市田柿,将新鲜的柿子摘下,晾成柿子干,做成各种甜品,很受本地人喜欢。

而在木曾谷的木曾家,他们的漆器享誉天下,再加上木曾马,两样特产,就让木曾家守着一个木曾谷,在这乱世存活了下来。

信方如今只能在安雲郡和水内郡实行自己的经济作物计划,为此派了不少武士前去镇场子。

哪怕是岩下一家、矢崎平藏,都被派去安雲郡,封地转封过去,并且增加了五百石的补偿。

仅仅依靠纸张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信方连年的征战,毕竟制作过程太长了。

安排好家中事宜之后,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