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善与恶的彼岸(三)(2 / 3)

就像如今的帝国国民一样,只能服从于这一秩序,谁都无法逃脱。

原本就算直接大声把这些话说出来,在坐的外国代表也会因为贵族主义的僵化与傲慢对此嗤之以鼻。

那实在是太过庞大,过于超出想象的计划。

那些被誉为拥有远见卓识的先能之人,所能预见窥测到的也不过是十年后的未来,至多不超过百年。一般的政治家能够准确预估到一二十年后的未来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

纵然将李林关于技术发展的计划直接丢到他们的脸上,光光“一两百年后的未来”这一句话就足以让他们哑然失笑。且不谈那遥远的未来和他们毫无关系,就算有关系,又有谁能准确预测到一两个世纪后,世界和文明会如何变化,国际地缘政治和秩序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已经超出了智慧和想象力所能触及的极限,被当做不负责任的笑谈或恶作剧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但现在不同了。

罗兰前面的铺垫,此刻终于开始发挥作用了。

一两个天才,不论其多么出众,其对文明的影响范围和时间跨度终究是有限的。

但换成全知全能,且永存不灭的神明代理人呢?

在“永恒”这个超脱全体人类想象边际的时间概念面前,一切算计和挣扎都是没有意义的。

他甚至不需要谋划和行动,哪怕什么事都不干,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也足够了。在“时间”这个最强的盟友的帮助下,一切反抗乃至智慧生物本身最终都会在他面前消失。

但他没有干等着,从建设亚尔夫海姆和财团开始,他就非常耐心的展开布局,通过大量推广超前技术使得正常技术发展出现断代,通过专利制度来遏制别国发展技术,而如今的技术输出控制更是胡萝卜大棒齐上,为的就是如罗兰前面所说,打造一个“能如同小孩子的沙滩城堡、老爷爷的盆栽一样,任其随心所欲控制的文明形态”。

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对他来说却是轻松简单的小儿科。

罗兰的发言第一次将巧妙遮蔽起来的信息摊在了众人面前,会议室内响起了小小的喧嚣,一直由皇帝操控的现场气氛,第一次发生了紊乱。

皇帝万能,这是每一位与会者都铭记在心的。可皇帝拥有永恒的寿命这一点却被大家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

毋庸置疑,这是李林操作的结果。

长时间高强度的的会议,不断的应酬,接连放出各种真假消息……通过让对手的大脑长时间在高度紧张状态下连续运作,进而产生精神疲劳和麻痹,与此同时在会议过程中不断用言语、文字、动作、表情变化来诱导对手,从而将“皇帝永存不灭”这一重要信息暂时化为听众们的盲点。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的提出协议内容,诱使诸国认同和接受。

罗兰的一番话点出了盲点,外国代表顿时回过神来。

这里每一个都是人精,他们不会猜不到其中的猫腻。虽然没有证据,更不想贸然得罪皇帝,但代表们对皇帝的态度,对协议的态度必然发生微妙的变化。

纵然如此,皇帝依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只是默默看着,如同欣赏歌剧的忠实观众。

或许是被激情所驱动,抑或是想要抢在李林出招前将所有内容陈述完毕,罗兰的声音再次响起。

“与会的诸国代表们,还有皇帝陛下。我们无意否认天才的价值,也不想在此就帝国过去的行为是否合理妥当展开辩论,我们的诉求只有一个:诸位即将签署的协议即将开启一个新时代的大门,这扇门一旦开启,一个时代即将结束。在进入新时代之前,难道这个世界没有尚未完成的事情吗?正因为是这样一个时代,才会出现众多文化和思想,这些难道要就此割舍吗?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协议一旦签订,头一个改变的东西必然是‘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们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