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阿芙乐尔(二)(2 / 3)

以在缺少证据的前提下,仅凭“主观怀疑”即可定罪。获得了莫大权力的宪兵和秘密警察处决暗杀者和“疑似革命党”的速度之快几乎到了匪夷所思的境界,往往被暗杀者还没下葬,杀手和“可疑分子”连带全家老小都已经被烧成灰倒进河里了。

靠着血腥和恐怖,公国的社会动荡暂时被压制下去了。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只是暂时现象。靠杀人或许可以暂时抑制问题,但从来都谈不上摧毁问题,更不要说解决问题。以公国目前面对的内外形式,不管最后能达成什么样的和约,公国都必须面对危机重重的国内形式,认真思考未来的出路。

“话是这么说,贵族、军队、教会、沙皇——传统既.得.利.益集团是不会甘愿为了国家发展和社会安定牺牲个人和集团利益的。或许他们之中不乏一些目光长远的聪明人,比如维特伯爵、斯托雷平和皇叔尼古拉大公,但个人不管怎么优秀,又怎么可能扭转整个集团的堕落呢?”

翻阅着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给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奏章副本,李林的嘴角扬起一丝刀子般尖利的微笑。

尼古拉大公仪表堂堂,久居军界,是皇族之中为数不多能领兵打仗,并且在政治事务上也颇有见地之人。这位罗曼诺夫家族的成员本应是传统君主政体的忠实捍卫者,护卫皇权的急先锋。可正是尼古拉大公给他的沙皇侄子写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奏章,明确提出要么建立一个对国家和民众负责的政府(其实就是实行君主立宪制),要么让他早早退役去国外当寓公养老(也就是撂挑子,能把沙皇吓住最好,吓不住也能跳下公国这条渐渐沉没的大船,避免被可能的革命风暴波及)。

连尼古拉大公这等身份的人都坚信如果不进行变革,公国将会被革命风暴吞噬,公国内部形势的危险程度可见一斑。

而这对于帝国,恰恰是一次绝佳的机会,一场丰盛的饕餮大餐。

按照眼下的形式,公国在谈判中同意支付哪怕是象征性的战争赔款的概率都是微乎其微,拉普兰不但无法获得战争赔款,可能还不得不忍受部分领土的丧失。但随着公国的战败,拉普兰的国际地位和国家信用将迅速上升,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这个国家将成为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投资地。

帝国金融资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加深对拉普兰控制的机会,不过和另一道大餐相比,投资拉普兰不过是正餐前的开胃小菜罢了。

向公国贷款,帮助其维持统治才是帝国金融资本的狂欢大戏。

向公国贷款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公国的丰富资源、人口、市场使得无须担心其偿还能力。对扩张中的帝国资本和消费市场来讲,这是一笔不错的生意;其次,眼下只有帝国能足以维持公国社会秩序的巨额贷款,这就使得这笔生意很大程度上具有排他性。即便阿尔比昂也会贷款,但一旦失去帝国这个金源,光靠阿尔比昂那点连塞牙缝都不够的小钱,公国很快就会陷入比眼下更激烈的动荡。所以这笔贷款实际上很大程度将左右下一场大战中公国所属的阵营;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通过发放金融贷款,帝国将扶植公国资本势力,在国家杜马和政府机构中获得莫大的影响力。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诧异,作为一个标准的垄断资本集团,帝国会想要扶植外国资本?这是不是吃错药了?

诚然,垄断资本具有极强的排他性。但事情要分开看,帝国资本实际上同时具备托拉斯和康采恩的特性,同时还是一个只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垄断资本。掌握着这头资本巨兽项圈的是皇帝本人,皇帝一言便可决定资本流向。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特质,任何国家都不欢迎这种国家垄断资本进入本国发展,纵然允许也要加上各种政策限制。说白了,就是包括公国在内的各国可以接受贷款,但绝不接受帝国垄断资本把自家变成狩猎场。

考虑到大环境,通过注资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