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国家燃烧(六)(2 / 4)

一门简单、轻便到几乎只有一根管子和两根架子的臼炮,比那些笨重的同类更加准确、致命。

“臼炮的高抛弹道原本就适合用来轰击堑壕,只是普遍较重,战场机动不方便,射也比较慢。迫击炮却没这种问题,可以随时转移阵地伴随步兵推进,还能攻击反斜面集结的敌人。最可怕的是射,81迫击炮最大射可以达到每分钟25,使用弹夹射的45轻型射迫击炮可以保持每分钟3o的最高射。光从弹坑是没办法确定这些东西的数量和位置的。至于机枪……我想我看的很清楚了。”

收起铅笔,阖上笔记本,罗兰出略带无奈的感叹。

仅凭收集到的信息,他已经可以断言,让查理曼军……不,应该是现在任何一国的军队朝眼前的防御工事动攻击,不论其动机如何,此行为都可以被定性为谋杀。

总的来说,精灵是勤劳肯干的战士,在土木工程器械和资材充足的前提下,他们只用很短的时间就修出了一条远比马奇诺防线实用、坚固的防御地带。

为了占据有利的防御地带并拥有开阔的视野和射界,精灵们选择了一块高地作为主要防御地带的战术支撑点。除了前面提到的火炮,还精心设计了机枪阵地,两组居高临下的通用机枪阵地对铁丝网地带形成交叉火力覆盖,高地顶端则部署有大口径重机枪,防空之余还能利用抛物线弹道覆盖弹幕地带。任何步兵集团冲锋在这种火力打击下都只能以全军覆没收场,那些经过训练能击中12oo公尺外目标的机枪手不会让任何人活着离开。精灵们对他们的机枪手抱有高度的信心,为了保护他们,每个火力点都经过仔细选择和加固,部分甚至还用上了混凝土和装甲板。光罗兰正面数出来的机枪火力点就有12个之多,那些难以现的隐蔽火力点只会更多。

最后,尽管从这里看不见,但根据他对防卫军的了解。他判断由于地势较高,对堑壕挖掘深度几乎没有限制,防卫军的堑壕深度很可能达到3公尺,地下掩体深入地下12公尺,设置有好几个紧急出口,还有暗道直接连通后方下一道堑壕。掩体内拥有完整的照明、通风、排水系统,甚至还可能装设了自来水。

这已经不能称之为防御体系了,说这是一条长长的墓穴还差不多,要填平这个墓穴,需要许多许多的“军神”……

“不能用坑道爆破吗?”

弓着身子紧跟在罗兰身后,拉法耶特小声问到。

坑道爆破已经成了各队对付堑壕屡试不爽的“神招”。在地面上无法取得有效进展时,将军们就将目光转到了地下,古代挖地道攻城的方法被再度翻了出来,大家开始互相挖坑让对方坐土飞机。

“对面的堑壕相当深,要想挖到他们底下,工程量会相当大。再说他们多半也做了准备,只要测定大致方向,一延时爆炸的大口径炮弹就能把坑道里的人都活埋。”

结论很明确,仅凭现在诸国的技术装备和战术,是不可能突破那道堑壕的。

反过来,如果是亚尔夫海姆的技术,或者模仿亚尔夫海姆的技术和战术思维,是否有机会突破呢?

答案是——非常渺茫。

毫无疑问,想要打破堑壕战的藩篱,战车正是最佳选择。坚不可摧的移动堡垒,横扫一切的强大火力,足以碾碎铁丝网、跨越壕沟的机动力——这些正是突破堑壕必须的能力。可问题是战车这种高大上的6战装备是亚尔夫海姆独家垄断经营的非卖品,身为敌人的查理曼根本不可能获得。仿制……那就更悲剧了。

得益于黎赛留留下的卓越情报系统,查理曼对亚尔夫海姆之外诸国的动向依然能充分掌握,其中也包括技术展动向。从而使得查理曼在展自己的战车时,可以进行“技术借鉴”。

“长刀之夜”后,各国都对此次事变中大出风头的战车映像深刻。特别是在一辆战车零伤亡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