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制止导弹之日(四)(2 / 3)

了避免因为触地速度过快,导致弹体深入地下后才爆炸。这种新型武器装置了一个非常灵敏的引信,确保实现最大限度的杀伤效果——相当于40吨tnt的巨大能量瞬间被释放出来。精美的教堂如同纸牌一般被吹飞,强大的冲击波瞬间建根整个街区夷为平地,无法分辨原形的焦黑碎片如雨点般砸向远处目瞪口呆的人群,凶猛的火舌贪婪地舔舐着街道残骸……

洋溢着和平与艺术气息的街道,眨眼间化作了人间炼狱。

悲伤、恐惧、愤怒、慌乱开始在人群发酵,人们开始自发的组织起来抢救伤员、扑灭大火,一些居民打开了房门,将受伤的人们抬进了自己家里,马车主动载上伤者奔向最近的医院,一个个提着水桶、脸皮的市民冲向火场……

卢格杜努姆的人们是善良的,他们在这一刻展现的人性光辉面是高贵的,在这一刻他们比宝石更加闪亮。

然而,战争的铁拳是不会去理解这份可贵的,甚至连给人们更多展现这些闪光的机会都不给。

在80~100公里的高度,剩余39枚巨型制导火箭正在关闭发动机,锐利的尖端缓缓垂下,犹如高悬天际的利剑,剑尖直指卢格杜努姆……

“如您所见。”

德基尔欠了欠身子,一脸得意。

“a4型制导火箭发挥了预期之上的性能,卢格杜努姆现在已经陷入一片火海,金属氢引发的高温大火之后还会进一步破坏城市。”

a4制导火箭,另一个世界里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字叫“复仇武器2号”,verltungsaffe2,即赫赫有名的v2弹道导弹。

作为纳粹德国末日兵器家族中最声名显赫的一个,v2和众多黑科技兄弟一样,出现的太晚,数量太少,缺陷太多。空有领先时代的技术和理念,却已经无法改变第三帝国注定覆亡的命运,但却对战后的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以另一种面目继续存在,长达数个世纪之久。

杀人的东西永远不会过时,这是永恒不变的硬道理。

回过头来看,v2的结构设计粗糙,结构重量还有较大的减轻空间,其安装的惯性制导装置也问题多多。以至于邱胖子在日记里不无讽刺地写到:“这玩意儿精度很差,不把它们打下来结果更好些。”即便如此,v2依旧是一种划时代的远程空袭武器,特别是增加射程以及与原子爆炸装置结合的前景更是足以让人心潮澎湃。

也正是因为如此,长期以来,远程制导火箭、特别是弹道导弹是亚尔夫海姆绝对禁止触碰的研究领域,触犯此条禁律者,不论是谁,一律杀无赦。

远程导弹是通向外层空间的敲门砖,搭载核弹头的战略导弹则会开启通往废土世界的大门。

虽说不至于无法解决,但即便是神意代行者,也不会放任潜在威胁。

不过放着一种有效的打击手段不用,同样也不符合效率至上的行动理念。

“别忘了保密工作,金属氢和脑量子波感应制导之类的也就算了,弹道导弹技术本身绝不能扩散。”

通信界面里的李林啜了口红茶,不紧不慢地说着。

v2本身的技术并不算先进,之所以能靠40枚导弹一次攻击几乎就把卢格杜努姆摧毁,主要靠的还是李林所持有的黑技术。以金属氢为战斗部和燃料,a4的射程几乎赶上飞毛腿c型,威力则远远超出。依靠脑量子波导引,精度更是大幅提高。某种程度上这款魔改a4完全可以视为战术核武器了。

这种东西当然不会在防卫军专家面前亮相,如今的圣迪耶基地早已空空如也,发射轨道、控制设备和fi103的组件早已打包运回佩内明德的研发中心,深藏地下的洞窟里,一枚枚巨型火箭昂首矗立。大量有着结晶身体的奇异生物正围绕着火箭忙活。

“您大可放心,警备早已周全,迎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