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要塞VS要塞(十七)(2 / 3)

锵有力的复诵中,一枚足有两层楼高的巨大炮弹从距离地表炮台足有30公尺深的弹药库里被输弹机提了上来,输出功率足以举升大型攻击机的液压输弹机举升这枚重达4.8吨的庞然大物显得十分轻松。当炮弹被顶入炮膛,炮闩闭合锁紧后,口径800㎜,全长32公尺的炮管缓缓仰起,黑洞洞的炮口直指苍穹。

“启动电压确认!”

“电容器运行正常,加速线圈连接开始!”

“电压开始上升!”

“全系统联机正常!”

顺着管制员的声音,界面中的图表开始接连出现变化,昏暗的管制室内,各种颜色的灯光不断闪烁。

“雷神之锤,发射!!”

坎普中将自腹腔迸发出的怒吼声中,强烈的红色雷光贯穿天际——这是以高超音速射出的炮弹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残光,迟了几秒后,冲击波扩散开来,早已远远避开的战舰或是藏入地下掩体的步兵依旧仿佛置身于飓风和地震之中。

通过轨道或线圈产生的洛伦兹力对对金属炮弹进行加速,使其达到打击目标所需要的动能——这便是电磁炮。而雷神之锤正是一门巨大的线圈炮。通过炮管线圈对炮弹进行加速,可轻易将4.8吨的炮弹投射到300公里外,如果是加装乘波体弹头的特种远程弹,甚至可以发射到1000公里之外。可谓名副其实的超远程火炮。

可如果仅仅只是这样,这也不过是一门射程比较远的要塞炮罢了。撑死和前一阵子轰击查理曼各个城市的fi103、a4之类的火箭一样,除了造成恐慌之外,根本毫无用处。一如另一个世界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巴黎大炮”,投入和所得完全不成正比。

之所以能被寄予厚望,和“尼伯龙根”一道成为防卫军的最终杀手锏、压箱底的战略大杀器,其奥秘就在雷神之锤发射的炮弹之中。

雷神之锤所发射的,全都是有着战略级别杀伤效果的“重量级”炮弹。从落地之后杀伤范围几百年寸草不生的钴弹;触及范围内所有物质还原为原子尘,一切全部化为乌有的反重力分解弹,再到现在发射的真空弹。每一个都是大排场的毁灭性武器,其中的区别仅仅是杀伤效果和原理不同。

钴弹是从根本上破坏敌国资源的灭绝武器,但只有以放弃占领为前提的场合下才会使用。反重力分解弹介于战略和战术核武器之间,单就破坏力来讲是最强的,但控制上有问题。而真空弹——装填有预置战略级攻击术式“沉默的白色死神(ithaqua)”的炮弹,是最“干净”,同时也是最残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攀升至弹道顶端的炮弹开始急速下坠,巨大的红色流星撕开大气,吹散云彩,笔直的朝距离伊谢尔伦炮台足有160公里的圣米耶勒坠下。

由于有着16倍音速的末端速度,冲击波的爆鸣和气流尖啸被炮弹远远甩在身后,直到最后一刻,圣米耶勒的人们也未察觉死神从天而降。

作为供应莱茵战线军需的重要物资集散地,这座城市几乎一半是交通转运系统和仓库,剩下的一半也大多是与军需物流相关的产业,说这是一座军需仓库之城并不为过。随着物流整合调配成功实施,拥堵现象不复的此时此刻,整个城市正在为支援前线而忙碌着。

随着气压高度引信走到尽头,封印在天晶内的半自律术式阵列在千分之一秒内完成启动和转换,高度复杂的几何图形在距离地面580公尺的空中一闪而逝。从天而降的死神朝着一无所知的人们挥落镰刀。

那不过是刹那的事情。

但对于半径20公里内的所有生物,那是将一生的痛苦凝缩起来的永恒。

无声无息,连堪称战争日常的爆炸和火光也不曾出现,但杀戮迅速且确实的造访了圣米耶勒,公平的降临至众生身边。

路上行人张大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