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要塞VS要塞(四十七)(2 / 5)

鼻的“奥尔良村姑”,这对陆军老爷们实在不啻于辛辣的讽刺。

堑壕里,查理曼蛮子们嚣张地挥舞着各式兵器,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招呼对面的尖耳朵混蛋。一时间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各式兵器争奇斗艳,俨然成了堑壕肉搏战兵器展览会。开刃的步兵铲和刺刀是基本装备,啥大头棍、匕首、折椅、板砖、石头也不鲜见,个别杀红了眼的查理曼士兵甚至抄起了防卫军的木柄手榴弹当锤子使。这些海军陆战队员常年经历海上生活,个个练就了一身强健体魄,加上战场的锤炼,更是比普通陆军步兵强壮的多。这票浑身都是纹身的蛮子抡圆了胳膊砸下去的话,戴着头盔都会被砸出脑震荡,要是巴掌和鼻子挨上一家伙,就只有吐着满嘴碎牙和鲜血倒下了。

精灵们是出色的射手,可除了极少数狂野实战派,多数近身肉搏能力实在不够看。在发现炮兵无法出手支援,手下士兵被查理曼蛮子们打得节节败退后,现场指挥官果断下令部队后撤,以奇美拉部队接手后,战况立即再次发生变化。

奇美拉在防卫军序列里算在装备编制里,是和子弹、炮弹一样的消耗品。对和敌军搅在一起的消耗品开火,精灵炮兵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精灵炮兵没了心理压力,查理曼人立即表示亚历山大,光下炮弹雨就很要命了,那群炮灰更要命好不好。

从本质上说,一开始就被设定成消耗品的奇美拉确实有浓厚的炮灰色彩,在战术运用和配置上也很明确的体现出来。可再怎么炮灰,奇美拉终究是一种杀人武器。

&nanic. &nn),不同于以生物战剂和媒介生物传播病害杀伤敌方有生力量的传统生物兵器,该类型是以rna病毒感染诱发基因突变、人工手术等手段强化“素材”后,得到强大的“改良成品”,再投入正面战场运用。说得直白点,就是以“某种方法”将生物改造成战车、大炮去和敌军正面互怼。光线级、战车级奇美拉就是此种构想的直观表达。

随着技术进步、战场环境复杂化、生物多样性探索的进展等等客观因素发生变化,吸收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更符合战场”的新一代奇美拉被陆续开发出来。有机生物兵器从此不再只是枪炮的延伸,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兵器。

对此种改变,902游骑兵营的突击队员们有着非常深切的感受。

“老天爷……”

浑身上下都是疤痕的老士官轻声呢喃着,右手颤抖着在胸口画了一个十字。

“这是恶魔的军队……”

恶魔的军队——突击队员一致认为自己已经遇上了传说故事中的恶魔和怪物,现场若是有第三方在的话,一定也会认同。

兽。

天空和大地都被密密麻麻的异形兽占据,以人形为根基,植入各种生物的要素,从昆虫到动物,从游鱼爬虫到飞禽走兽,可谓应有尽有。某些乍一看不应该出现在生物身上的机能和部件,也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奇美拉身上。

例如电击鞭、高周波利刃、火箭弹、矢量喷嘴之类的。

千万不要认为这是狂想或是防卫军研究员们飞叶子、贴邮票、溜冰嗨翻了,把机械装置直接装到奇美拉身上去了。生物的多样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抛弃身体某部分进行欺敌、攻击的生物;释放电流狩猎或击退天敌的生物;分解无机物补强身体的生物;吸入水流或是在体内生成化学反应,如火箭和喷气式飞机一般前进的生物比比皆是。基础原理早已存在,困难的是如何将不同种的生物特点整合在一起,在规避免疫机能排斥反应、并发症、脘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实现预期的性能。不至于在自行走上战场前就死在手术台上,或是从冷冻胚胎做起,等个十几年才到还不能确定是否能用的程度。

即便上述问题全部解决,性能达标,智商也足以理解和执行指令,能够区分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