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十字路口(三)(2 / 2)

管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饥饿永远是反抗的主要原因。

“最简单好卖的,当然是殖民地。渴望拓展海洋利益的阿尔比昂、热衷寻找暖水港的罗斯联合公国都会对这笔生意感兴趣。其次就是开放市场和优惠政策,也就是放弃关税壁垒,对我国之外的诸国商品开放市场。这样不但获得了想要的东西,顺便还和诸国建立起了利益纽带,将我国孤立了起来。可谓一举多得。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开战之前就要采取这个策略,现在嘛……”

“恶意压价……吗?”

独裁官讳莫如深地一笑,接过亲卫队队长递来的红酒。

正常情况下,像查理曼这样庞大的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必然受到诸国热烈欢迎,所有人都会争先恐后地抢着进来。今时今日的查理曼却已沦落至国土被分割、经济急遽恶化的地步。为了缓解财政困难,只能将主动权双手奉上。

原本可以高额出售的殖民地,可以换取对方同等让步的优惠政策,如今只能全部以底价出售。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容拒绝,连犹豫都不允许,完全任由对方予取予求。相对的,因为战争同样遭受损失,经济出现疲乏的诸国也不会在这场饕餮盛宴中表现出哪怕一丁点的慈悲。他们一定会彻底掠夺查理曼来填满自己干瘪的胃袋,彻底控制住查理曼的经济命脉,给曾经的猛兽带上项圈,使其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这同样也不符合我们的利益,可对查理曼来说更加难以忍受……想想看吧,不但失去面子和收入来源,援助的有无多寡也要取决于曾经的敌人,为了或多或少的援助和另一个敌人不断厮杀,直至同归于尽。最终灭亡之后,也被视为‘做了蠢事而亡的国家’不断受到轻蔑和侮辱,而身为前国民,国家灭亡之后也还要持续受到蔑视和折磨……”

战败后被灭国固然让人恐惧,可这种有如凌迟般的缓慢灭亡,只是想想都会让人心惊胆战。

出于对议和之后的未来的恐惧,原本力争和平的政府官员们会掉头转而支持战争也就不难理解了。

“战争的车轮一旦转动,不把拦在面前的一切障碍碾碎是不会停下来的,任何想要阻止的人,只会落得个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