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五节 不作不死拿破仑(1)(1 / 3)

周琅觉得俄国人真是疯了。

在中国压境的情况下,他们竟然敢真的加入反法同盟,并十万軍队(历史上是十五万),周琅再一次觉得中国似乎被小瞧了。

周琅还觉得拿破仑也疯了。

损失了大量老兵的形势下,他竟然不试图使用外交和政治手段先稳住局势,依然对他那些盟友以武力恫吓。

其实主要是信息来源断绝,让欧洲的消息传入不畅,周琅根本不知道许多细节,如果他知道了,他会认为俄国和法国人疯的更厉害。

其实俄国有明智的人,指挥俄军击退拿破仑的俄国统帅库图佐夫就很理智,在击退拿破仑之后,他向皇帝建议的,不是继续跟法国作战,而是利用击败法国的机会,跟法国签订和平条约。

虽然打垮了拿破仑的五十万大军,可是俄军也损失了三分之二,冰天雪地中的战斗,俄国人也吃不消。跟法国签订和平条约之后,尽管跟中国也恢复和平,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但沙皇的眼睛已经看向了巴黎,那个让人人都迷醉的城市,他想当巴黎的征服者。俄国人崇敬了几百年的西方文明中心,现在他触手可及,他怎么可能放弃。

于是他把库图佐夫留在了俄国,自己带领軍队向西,让库图佐夫去战胜东方的野蛮人,就好像拿破仑进攻也过之前,也是让库图佐夫去击败奥斯曼帝国,库图佐夫这种人,就是用来干这种脏活的,那种光鲜亮丽的功业,应该是亚历山大这样的君主去承担的。

所以俄国人本有希望避免一场与自己国力不符的战争,不过俄国从英国哪里得到了一千万英镑的援助,英国人如此慷慨,是因为实在没有办法了,俄国不参加,其他国家根本就没有胆量对抗拿破仑,于是英国难得的大方了一次,不过规定给俄国的援助,只能从英国采购军火,所以英国一次性卖给了俄国十万只褐贝斯,以及大量的服装。这笔钱对英国軍队来说不够用,但足够沙皇装备他那简陋的农奴士兵了。

于是在俄国人的逼迫下,普鲁士第一个站出来响应反法同盟,并且号召所有的德意志民资联合起来对抗法国。

而拿破仑本有机会让普鲁士保持中立,甚至继续跟自己结盟的,可他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方法,不是向普鲁士示好,而是继续威胁对方。

拿破仑从俄国败逃回国,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坏,他是损失了五十多万大军,但问题是其中一半都是欧洲其他国家的仆从军,有普鲁士軍队,奥地利軍队,和莱茵同盟的軍队,甚至有荷兰人和意大利人。

真正的法军只有二十来万,这么点兵力法国难道损失不起?

所以一次失败,并不足以打击拿破仑的帝国。

但此时普鲁士等国开始进行小动作。

首先是普鲁士,普鲁士也是被逼急了。他们跟俄国一样,是一个农业国家,依赖向英国出口农产品为生,英国的农业无法满足需求,土地又大多被贵族们用来养羊了,七成的粮食需要从欧洲大陆进口。

但是拿破仑的封锁,让普鲁士的粮食出口不出去,法国又提高关税防止普鲁士的粮食出口到法国,结果普鲁士的经济比俄国衰退的还厉害。原本当拿破仑的軍队进入普鲁士的时候,普鲁士人还欢欣鼓舞,他们希望拿破仑能像在法国那样,为他们带来新的制度,废除贵族加在他们头上的枷锁。

可是拿破仑没有,拿破仑损害了每一个普鲁士人的利益,让普鲁士人的生活极为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拿破仑败退俄国,普鲁士民间掀起了强烈的反法浪潮。

拿破仑对德意志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他认为“德意志既没有美洲那样广大的殖民地,也没有海洋,又没有数不清的要塞,更不像西班牙那样驻扎着很多英国人,因此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虽然德意志人和西班牙人一样懒散、怠惰、迷信,到处充斥着僧侣,但这些都不足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