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六 既然来了那就别走了......(求订阅!)(1 / 4)

!岂因福祸趋避之!

一股扑面而来的江湖气息,顿时让华国的观众们似乎有些领会到了,为什么这第二场的大乐章,被取名为。

《剑歌江湖》!

而台下这群外国观众,也忍不住赞叹着。

“这就是华国的音乐吗?!”

“偶然听一听这种异国风情,确实很不错啊!”

音乐是没有语言限制的,从音乐中,想要体会到异国风情,很显然要比文字更简单。

这样的江湖气息,虽然风情完全不同,但在场的外国观众,却依旧感受到了那种大荒般的气息。

来自东方的骑士?

好像这首音乐描绘出来的场景,放在亚瑟王与他的骑士上,似乎感觉也有那么一点相通的意味呢!

毕竟,这些不了解华国文化的老外们,提侠客,肯定是难以理解的。

但你要说是骑士,这不就懂了吗?!

一首首的大乐让有些观众们忍不住突发奇想。

这么多的经典曲目,你光是靠运营版权,恐怕就能吃上个三辈子吧......

观众们多多少少也都知道李文音的作品非常多。

何况还在不断的推出新作,人还那么年轻。

未来的成就着实有些恐怖。

假设活到80岁,那么版权至少维持60+50年。

只要有人想要演奏这些曲目,至少都得给李文音上交保护费。

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像李文音不断推出的经典曲目与各种超技练习曲,可以想象,是一定会受到乐团追捧,甚至是写进专业教科书里。

但很显然。

李文音这么多的曲子,想要拿到版权,付出的金钱肯定不是小数目。

但不买不练可能吗?

很显然不可能!

或许一些偏向演奏的曲子你可以选择不去买不去练。

但超技练习曲呢?!

超技曲子,别的音乐家都在练,你却不练,过个十年,技巧便会拉开成不同的层次!

甚至可以说,李文音作为华国音乐人的代表,率先打破了层层的天花板,将技巧的高度抬到了一个层次。

若是其他国家的音乐人,不愿意接受李文音的作品,很显然,在李文音作品无法在欧洲流传的情况下,技巧进步的速度,绝对要比华国慢!

如果欧洲的古典音乐当真被华国反超,那简直可以说是赤ll的打脸了。

含着眼泪也得交钱练!

不少音乐家正胡思乱想着,却发现盘坐着的李文音站了起来。

接过了别人递来的一杆粗竹,拎在手里,转了一圈。

“好家伙,弹完琴又要吹箫?!”

“不知道李文音大佬的口活咋样。”

“求求您别再秀了,我隔壁的古筝古琴选手已经哭晕在厕所了!”

“这哪是什么箫啊,这t明明是尺八!”

“尺八?就是那个失传的乐器?唐代从华夏传到霓虹的那个?!”

“对!尺八,一尺八寸!”

“卧槽,666,楼上也是大佬,膜拜!”

网友们被这奇特的乐器吸引了注意力。

说来惭愧,就连本国人民,都不太懂本国传承下来的乐器。

如过李文音在场,一定会对人们说。

这特么不是尺八,这是南管之一,福建泉州的四大南音之一,叫南箫!

南箫,与洞箫和尺八为近亲。

或者说,三者都是从唐代尺八流传下来,有了不同的风格而已。

只不过近代霓虹在尺八上发展迅速,霓虹的学者在追本溯源,所以国内的学者,如同往脸上贴金一般,把南箫这与尺八外表音色相差并不远的近亲乐器联系在一起,管南箫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