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1 / 2)

魏失郭嘉,影响的是一个人。蜀失庞统,影响的是一个政权。郭嘉、庞统之死,影响的最多是一方势力,而周瑜之死,则对三国全局有不小的影响。周瑜对孙权的威胁,是事实存在的。所以如果周瑜不死,三国将如何发展,存在着变数,周瑜之死,在三人中是影响最大的。

郭嘉是曹操前期五大谋士之一,

曹操集团最重要的谋士不是郭嘉,而是荀彧,不论是能力还是地位,荀彧都排在首位,这是公认的。

郭嘉对事情有预判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不是非常精准,好比郭嘉说,今年美元要大跌,但是具体什么时候跌,他不说。比如曹操要打袁绍,担心孙策在后方偷袭,郭嘉说,孙策这个人过于轻率,我看他活不长了。但他没说孙策什么时候会死,是死在官渡之前还是之后,如果孙策在官渡相持之时突袭曹操,那么曹操铁定得完蛋,还好他死得早了些,在200年年初就死了,如果再多活半年,曹操的后方可就有不小的危险。

此外还有北征乌桓,是件毁誉参半的事情,曹操差点就回不来。

郭嘉最著名的,大概是他的《十胜十败论》,把曹操一顿猛夸,大概意思就是无论从哪方面看,曹操都领先袁绍100年,您只要一出兵,包赢!

吹捧的话谁都爱听,曹操乐得合不拢嘴,他脸皮虽然挺厚,都有点不好意思:“哎呀,我都没想到我这么强啊,我自己都没感觉到呢。”

太祖笑曰:「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

但是,袁绍肯定没那么听话,不可能曹操一出兵就自动投降,那么怎么打袁绍呢。

没了。

是的,没了,史书只记载,郭嘉跟着去打了袁绍,有什么具体表现呢,没有,郭嘉好像隐身了。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

郭嘉的职位,从跟着曹操开始混,就是军祭酒,直到去世,还是军祭酒,十一年雷打不动,这多少有点尴尬。

有人说,如果郭嘉活着,曹操不会有赤壁之败。我看,这个看法把郭嘉拔得太高,从官渡之战郭嘉的表现来看,他在前线所起到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再从古人的眼光来看,《三国志魏书》里,荀彧荀攸贾诩在同一传,郭嘉和程昱、董昭、刘晔、蒋济、刘放等在同一传,这应该算是郭嘉比较准确的定位,换句话说,郭嘉死了,曹操至少还有四大谋士,没到伤筋动骨,无人可用的地步。

郭嘉之死,受损失的是曹操,因为他少了个吹牛喝酒的好基友。

郭嘉死后曹操大哭?曹操是个浪漫主义诗人,大哭是常态,在三国志中,至少就记载了曹操有七次大哭,比刘备多多了,偏偏刘备替曹操背了个爱哭的锅,刘备:我也很无奈啊!

三国演义里,庞统是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

实际上,庞统在当时的名声,要高出诸葛亮不少。

他出山之后,先跟的老大是周瑜而不是刘备,在周瑜那里混了几年,庞统已经混出了名声,“吴人多闻其名。”算得上是个名士了。

名声是什么,就是人脉。有了人脉,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在诸葛亮和鲁肃推荐下,庞统得到重用。

那么庞统的阵亡,对刘备有什么影响呢。

从庞统活着时候表现出的才干来看,他与接替他的法正类似,都是谋士型的人才,刘备缺的就是这种人才,夷陵之战失败后,诸葛亮叹息,法正如果在,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局面。

《三国志》: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假使庞统还活着,他可能会改口:庞统如果在,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局面。

庞统与郭嘉,在刘备和曹操那里的地位比较类似,但是庞统之死和郭嘉之死,对刘备和曹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