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 极端手段(2 / 3)

大戏骨 七七家d猫猫 4963 字 2020-09-19

怕手忙脚乱、无法招架,“韦恩斯坦兄弟简直就是两只疯狗,为了奥斯卡,不管不顾起来,那嘴脸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没有抱怨和愤怒,而是微笑的调侃和嘲讽,但隐藏其中的奚落却无比尖锐。

每一年的学院公关都是如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往小金人的道路之上,强手如云、荆棘密布,鹿死谁手,在终点线冲刺之前,无人能够得知。

整体而言,各大电影公司的学院公关都是光明正大的:举办小型观影会,举办正规派对,举办慈善活动,举办品牌赞助活动,出席影评人协会奖,出席媒体宣传场合,免费分发dvd光碟……无非就是各式各样的场合,嘉宾名单暗藏玄机,一切都通过社交和宣传来完成。

但韦恩斯坦兄弟却是一个例外。为了登顶小金人,他们往往别出心裁、不折手段。

常规的例子,1996年,为了推动几乎没有任何名声在外的“弹簧刀”,他们列出了“不在洛杉矶、不出席派对”的冷僻老资格评委的列表清单,然后一一亲自将电影光碟送上门,邀请评委观看这部“颁奖季之中不容错过”的作品。

而后,隔三差五就进行电话和邮件回访,“你不觉得比利鲍勃松顿的表演值得一项提名吗”,又或者是,“你是否注意到了电影的台词,还有镜头,这里是有特别深意的”。循环,再循环,一直到评委观看了电影,与他们沟通为止。

最终,“弹簧刀”在错过了金球奖、错过了各大影评人协会的情况下,完成逆袭,在奥斯卡之上收获了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男主角两项提名,同时还将最佳改编剧本的小金人收入囊中。

极端的例子,去年,泼脏水污蔑“社交网络”,从大卫芬奇到艾伦索金,从现实生活中的马克扎克伯格到爱德华多萨瓦林,批判、毁谤、挑刺等各式各样的负面言论不绝于耳,甚至就连大卫种族歧视的言论都沸沸扬扬。

名誉声望是一件十分微妙的事:毁谤和污蔑之后,谎言得到了澄清,但固定印象的扭转却无比困难。更重要的是,在八卦传播过程中,人们在乎的不是真相,而是刺激以及新奇,于是,负面新闻的传播速度往往会更加迅速。

“社交网络”的制作发行方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尽可能快速地澄清了负面传闻,韦恩斯坦兄弟也见好就收,不再推波助澜,但影响已经造成。最终的结果,一目了然:“国王的演讲”掀翻了一路领跑的“社交网络”。

今年,又是如此。

“为了推’艺术家’上位,他们现在已经丧心病狂,无所不用其极了。”话语虽然犀利,但安迪的语气却始终保持平稳,只是轻描淡写地讲述一个事实,“他们在强攻影片、导演、男主角和女配角四个部门,现在关于马丁斯科西斯和伍迪艾伦的负面新闻已经满天飞了。”

在北美本土,谴责伍迪创作活力已经渐渐消失却至今拒绝退休的传言,喧嚣不已;另一方面嘲讽马丁凭借“无间行者”登顶,实力与名声不成正比,完全是一个虚名,为当年落败的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鸣不平。

对于这两位业内大佬,如此传闻其实只是洒洒水而已,他们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根本不在意。但传闻背后的真正意图是:他们都太老了,没有活力了,不应该得奖。

一旦舆论形成之后,“雨果”和“午夜巴黎”的竞争力和战斗力就将下滑一个档次。

“最佳男主角方面,他们把苗头对准了蓝礼。”简简单单两句话之后,安迪就切入了正题,“最近业内传闻,蓝礼如此年纪轻轻,就能够顺利上位,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推动的;去年颁奖季之中,’活埋’的编剧克里斯斯帕林发送了自吹自擂的邮件,有人暗示,这是蓝礼指使的。”

“荒谬。”罗伊眉头微微一皱,脱口而出。

安迪却没有回应,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