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 热潮将起(2 / 3)

大戏骨 七七家d猫猫 5095 字 2019-01-13

但整体的水平与高度,还需要看看下半场的故事改编,才能综合判断。就上半场而言,至少是八十分以上的作品。

其次是演员。这也是上半场重点观察的部分。

饰演芳汀的瑞茜雷德利,稍显稚嫩,年龄的桎梏终究还是不能忽略。

尤其是第二幕之中,几场与蓝礼的对手戏。可以明显感觉得到,蓝礼在往内收敛,控制节奏控制力度,但那种浑然天成、挥洒自如的表演方式,依旧隐隐压了瑞茜一头,无论是情感的饱满度,还是角色和剧情的呈现,亦或者是表演细节的填充,这都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差距。

饰演沙威的埃兹拉米勒也有同样的问题。

埃兹拉和蓝礼的对手戏之中,隐隐可以嗅出埃兹拉的气短和不安,似乎无法在蓝礼面前挺直腰杆。特别是“面对”的那场戏之中,感觉尤其明显,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沙威的角色塑造——毕竟,在原著故事里,沙威是占据上风的那一个,冉阿让才是抱头鼠窜的那一个。

不过,客观来说,不是两名演员不够好,而是蓝礼太过优秀。撇开蓝礼之后,瑞茜和埃兹拉的表现,在年轻演员之中已经可以位居前列,这使得“悲惨世界”的上半场整体质量,依旧维持在一个高水平的位置上。

瑞茜演绎的“我曾有梦”,爆发力略微不足,但情感传递足够饱满;而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她的年龄与原著小说里的芳汀是更为接近的,在女王剧院版本之中的芳汀,往往会选择三十岁左右的演员来演绎,沧桑感足够了,却缺少了原著里的天真无邪和稚嫩善良。

第二幕的结尾独白,瑞茜真正地将芳汀的情绪演绎了出来:年少无知,对世界怀抱美好幻想,却遭遇欺骗和伤害,一步一步堕落深渊。她曾经梦想着,自己能够拥有爱情和温暖,结局却遍体鳞伤、无以为继。

这可以算是小小的惊艳。

埃兹拉演绎的“星光”,爆发力十足,但层次感和细腻感却有所欠缺,更多呈现的是年轻人一往无前、不管不顾的决绝,没有能够呈现出沙威内心的错杂和繁复。幸运的是,上半场的故事篇幅足够,以剧情和唱段完成了弥补。

所以,在第三幕结尾独白时,埃兹拉那种横冲直撞的偏执和扭曲,反而为故事注入了另外一种诠释含义,继而赢得了掌声。

三个小时的上半场,可能成为缺点,暴露出年轻演员不稳定、不到位的漏洞;也可能是优点,弥补年轻演员表演层次不足的短板,让故事变得更加饱满深刻。约翰科德版本的“悲惨世界”是后者。

“阿里斯泰尔。”

“尼克。”

迎面就看到了一个熟悉面孔,尼克莫瑞斯(nickorris),业内另外一位大名鼎鼎的资深剧评人,以尖酸刻薄著称,不少新剧的前途都是葬送在他笔下的,沾满了不少血腥。

不过,尼克之所以能够在伦敦西区占据一席之地,就是因为他专业,该批评,绝对手软;该赞扬,从不吝啬。即使是阿里斯泰尔,他也十分乐意与尼克交流想法。

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汇入人潮之中,离开剧院,“怎么样,有什么发现?”阿里斯泰尔主动开口询问到。

尼克耸了耸肩,“目前为止?蓝礼霍尔。”

“只有一个?”阿里斯泰尔挑了挑那浓浓的眉毛,语气轻松地说道。

尼克干脆利落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是的。其他的发现,全部都黯然失色。”一如尼克的风格,“科德的改编剧本,这勉强可以算半个,但还是要看下半场的剧本。老实说,我有些意外蓝礼的表现,你知道,好莱坞那些演员们,啧啧……”

无需赘言,仅仅只是挑剔地扬了扬眼角,这就已经足够了。

对于伦敦西区的资深人士们来说,其实奥斯卡小金人的分量并不重,至少,比不上欧洲三大电影节以及托尼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