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边境(2 / 3)

宋士 浮沉的命运 66 字 2020-12-03

公,小人的另外一些伙计,正在向渭州城运送辎重粮草。小人离开兰州后,也会马上赶往渭州。小人本就是渭州人,还要去葫芦河谷,以备大军不时之需。”

张灏点点头。忠义军大军西进,和西夏的大战一触即发,看来王松这一次,是势在必得了。

自宣和末年金人侵宋以来,西夏人的日子一直过得不错。

随着金人势如破竹,宋人节节败退,丧师丢土,看到可以浑水摸鱼、有便宜可占的西夏,也是挥兵南下,不但将前些年丢失的“国土”夺回己有,更是在横山山脉,秦陇之地大肆扩张,占据了许多要塞不说,扩张了上千里的土地。

自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兴庆府称帝,建国西夏,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北控大漠。西夏人便时常侵扰宋朝边境,烧杀抢掠,蚕食侵吞。宋朝抽调禁军到延州、渭州卫戍协防,从而拉开了宋夏之间80多年的战争序幕。

“西夏所居氐羌旧壤,所产者不过羊马毡毯,其国中用之不尽,其势必推其余与他国贸易。其三面皆戎狄,鬻之不售。惟中国者,羊马毡毯之所输,而茶彩百货之所自来也。故其民如婴儿,而中国乳哺之”。

西夏游牧民族,农业经济落后,其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牛马羊绒以及靑白盐交易,既需要的粮食、茶叶、丝绸等物均是来自宋朝。西夏需要与宋朝进行贸易,来换取所需的生活用品。

宋夏接近百年,大小争斗不断。每一次战争爆发,宋廷都会关闭边界阙场,禁绝互市及民间贸易,以此来疲惫西夏国内经济。

每一次的贸易断绝,西夏境内的粮食、布匹、茶叶等物均会价格暴涨,百姓生活困苦,怨声载道。因为经济封锁,西夏朝廷财政困难,军队给养不足,也让其颇为头痛。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追书p,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渭州城南约百里,镇戎军城北30里,大胡河和葫芦河交汇处的开远堡,自靖康元年宋、夏战争以来,就一直是两国交界处的榷场。西夏盛产马、羊、牛、骆驼、毡毯、毛褐等,还有大黄、甘草、枸杞、柴胡、麝香等药材,这都是宋朝官方和民间所必需的商品。而宋朝所产的粮食、缯帛丝绸、茶叶、瓷器、金银铜铁等,也是西夏所必需。

榷场贸易的种类颇多,其中夏国产的党项马非常有名,还有青白盐,质量甚佳,价格低廉,宋人争相走私,以谋取利。

高世基就是这榷场上的一大常客。他不但可以弄到上好的党项马,大量的羊肉,就连走私的青白盐,他也颇有门路。因此在这开远堡的榷场上,高世基可算是一大名人。

日头高照,却已经没有夏日那般炎热。镇戎军城南的驿道上,高世基满脸是汗,牵着几匹上好的党项马,向着南面的榷场赶去。

一路上,不时碰到前去市集的百姓,高世基笑容满面,遇到相熟的,甚至要说上几句笑话。

等高世基到达时,榷场上早已经是人山人海。服装各异、话语不一的党项人、宋人

、蕃人、鞑靼人均是混迹其中,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高兄弟,看来你今日的收成不错。回头请兄弟们喝几杯如何?”

高世基很快卖完了自己手里的马匹,刚要走过一处米商的摊位,里面的宋人商贩笑嘻嘻地出来打招呼。

“原来是郑兄,你也在此。”

高世基摇头苦笑道:“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只不过赚些养家糊口的辛苦钱。哪比得上郑兄你,渭州城有名的富商。兄弟我是羡慕不已啊!”

他虽然交际广泛,能弄来市集上紧俏的物品,可是和眼前这位陕西有名的巨商比起来,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财力上,的确是差了许太多。

不过榷场之上,都是凭本事吃饭,别人赚的多,也是凭自己辛苦所得,容不得自己半点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