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1 斩三尸(2 / 3)

这两种情绪隐藏在人的大脑里,等某件事情彻底击碎人内心防线的时候,这两种情绪便会亦如瞬间山呼海啸的拍死在大海中逆行杨帆的我们。

我握枪的手怎么也扣不动扳机。

宛如婴儿不应该让我杀死,他会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死法,只不过是死法没有出现罢了。

果不其然。

一把桃木剑不知在何时闪现在我们眼前,没等我们看清是谁持剑要替天行等,桃木剑已高高斩落在婴儿脖颈,将婴儿头颅连根斩断。

头颅在地面滚了不到三圈,化为乌有。

而那不足三十厘米长的身子,神乎其技再次发生变化。萎缩到将近十厘米长,失去颈椎和四肢,失去所有人类的特征,变成一只黑色没有脑袋的爬虫尸体。

桃木剑没有停下,把爬虫尸体斩成三节。

爬虫尸体兴许是死绝了,连痉挛都没有,一动不动像夹在书籍中的昆虫标本。

此时的我心头一阵恶寒,不禁把脑海深处的想法呼出口外:“这……这尼玛是斩三尸!?”

斩三尸是源自道家的一种说法。

在道教的信仰中,“三尸”代表人体内部的三种“恶欲”,其原型是三种虫子。

有道书《梦三尸说》记载曰:“人身中有三尸虫。”

具体包括上尸三虫,中尸三虫,下尸三虫,故称为“三尸九虫”。

如若真相便是如此。

那么眼前这个爬虫,应该是“上尸三虫”。其名曰为彭候,在人头内,令人愚痴呆笨,没有智慧。

或许……梁道长生前没有疯,反而是返璞归真的维持“斩三尸”中斩彭候的状态,以至于疯疯癫癫,痴痴傻傻。再或者死后用其他方法,保留了三魂,将三魂变成三尸。天魂代表彭候,需借助外力打成垂死状态,方才能自己出手亲自斩下上尸三虫。

剩余两道魂魄再借助机会斩之……

沃特发……

这梁道长所谋之大难以想象,因为修道者要走上成仙之路,必须铲除和消灭“三尸之根”。而他又不一样,他把三魂化作三尸,就代表必然留下了七魄。

不对!他不是想成仙!他是想神!

在华夏道家学说里的神和仙不一样。

神的概念在《太上老君开天经》中有过描述,是未有天地之先的宇宙初始状态便是无形无象、无阴无阳的道的虚无空灵之境。

神是无寿永生,而仙是人世间修道长生者的终极目标,所以仙是有生命的。传中中曾记载仙每四百四十三岁为一仙劫,过了接着长生,不过就是魂飞烟灭的惨淡下场。

而仙在各种传说中分为两种状态,一是肉身成圣,比如二郎显圣真君,三坛海会大神等等。二则是舍弃肉身,魂魄成仙,成了潇洒田野间的散仙。

用玄幻一点的说法,神是先天,仙是后天。

鬼存在阳间的依据是有一魂七魄,一魂不灭则七魄不散,魂灭则七魄自动消散。

没有人魂(生魂)的领导,把七魄单拿出来是不分阴阳的。如果保留七魄不散,那么就可以到达无形无象,无阴无阳的虚无空灵境界。

等等……对!还有彼岸花的存在。

阿南小姐姐说过彼岸花代表生,水鬼证明过彼岸花可以帮助鬼重铸肉身!

那是不是也能帮助单独的七魄重铸肉身?

短时间内我脑海中蹦出这么多平时连想都不敢想的想法,霎时间冷汗浸透我的衣服。

《无助与疯狂》的任务名称,早就预示我要面对的不是什么普通孤魂野鬼和道行修为高超的厉鬼和猛鬼。

能成为鬼刹的鬼魂自然早就不受怨气煞气等等不良因素干扰智商。他们思维更加清晰,甚是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和以后要去发展的目标。

对于他们来说,成鬼了并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