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章 大唐薛仁贵,心怀故国(2 / 3)

花找借口。

但安梨花又何需借口。

赵飒依然望流水,许久才叹了口气,“此战非你之罪,毋庸放在心上。”

安梨花笑了笑,很是孝顺而乖巧的道:“父亲可心安了?”

赵飒叹了口气,“怎会心安,终究生在大凉。”

如果能下观渔城最好,可以告诉临安那个妇人,把我赵飒逼到北蛮,对大凉而言是何等重大的打击,如果不能下观渔城,也无妨。

北蛮损兵折将,对自己而言并不算坏事。

北蛮人,死一百万都不嫌多。

毕竟自己啊……虽是大唐薛仁贵的意志,但骨子里终究流淌着大凉赵室的血液。

这就注定了本身存在着如此矛盾的认知。

至于给北蛮雄主的诚意?

不存在的。

我大唐薛仁贵,又何需投名状。

实际上在那白马银枪君子旗带着散兵溃勇出现之前,自己就预料到或许会出现这种局面,只是当时不敢相信,现在看来,当夜应该杀了李汝鱼。

这人太诡异。

观渔城内雷劈不死,虽不是异人,但却和异人有千丝万缕关系。

今日更是让读书人上城头,以薛去冗的碧血饲城,将观渔老兵的杀伐之念彻底激荡起来,这才有一兵当十的奇迹。

可以说,这一场今后很可能无法复盘的战事,白马持枪的君子旗是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但最重要的,还是薛去冗之死。

薛去冗本来可以不死,但他先拒绝了女帝旨意留在观渔城,又在最后的决战里上城墙慷慨赴死,这前后映照下,是激壮人心的天下大义。

大义荡人心,足以留青史。

读书人的碧血对沙场老兵的激励,远非言语可以形容。

李汝鱼这一招违背常理,极度的冷血无情里却透着对俗世的清澈认知,赵飒自己都不敢相信,会有守将如此行事。

此计何异自杀?

在不会死的情况下,让一位读书人慷慨赴死。

纵然过得了一时,可今后还有谁敢和他一起共事,今后有将遭受多少骂名和唾弃?

得失之间,孰重孰轻?

这是一招有今日无将来的自杀之招。

安梨花笑了,“其实银枪白马的年轻人和李汝鱼汇合之后,欲冲右翼时,女儿本可以让右翼收缩并归中路,同时归拢左翼殿后,摆一字长蛇阵,他们便只能等死。”

安梨花真的败了么?

说话的女子,用手捋了捋鬓发。

沾着留人河河水的手指湿润了青丝鬓发,倏然显出女儿忸怩。

赵飒怔住。

安梨花依然在笑,眸子望南方,“父亲,你不觉得银枪白马人,很像一个史书上的某个人吗?”

赵飒动容,看向安梨花,两人同时脱口而出:“陈庆之?!”

如果是他就难怪了。

也就这位不出世的兵家天才,敢用四五百溃兵冲击数千北蛮精锐,当年这位白袍神将,可是帅七千白袍军取城三十二座而攻克洛阳的绝世天骄。

更是留下了“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神话传说。

若非白袍陈庆之,谁能轻胜大唐樊梨花?

那得大唐李靖那般天骄。

赵飒看见安梨花鬓发间隐隐的忸怩,忽然明白媳妇儿昨夜为何大败了。

在她未嫁入薛家之前,这位女中豪杰便分外崇拜白马陈庆之,对这位前人仰慕至极,婚后儿子甚至为此吃醋,还差点闹出休妻之事。

长叹了口气,罢了罢了。

“若是真有那一日,为父不反对,你顺心意便好。”

安梨花忽然间就脸红了。

这一刻,安梨花只是个芳华少女,不再是草原叱咤风云的北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