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3章 两大难题(中)(2 / 3)

着政治稳定,发展到最后,为保证经济利益世代相传,并进一步获取更大的利益,会豢养私人武装,形成了割据势力,最终开始问鼎政权。

纵观我国的历史的治乱循环,豪强势力都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说,国家能否控制地方豪强的产生,是维持政权稳定最终要的基本条件。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托古改制,滥发货币,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西汉皇族刘秀依靠豪强地主的支持,击败了其他的起义军,建立了东汉,这就为东汉豪强政治的源头。东汉豪强地主一般都是世代公卿的大族,他们拥有广阔的私人庄园,相当的部曲,豪强地主逐渐成为东汉政府的统治支柱。东汉时期以察举制选官,察举制度后来逐渐为世家大族所垄断,成为他们笼络士人,结党营私的工具。士人不再仅仅忠于皇帝,而且还忠于自己的主公,逐渐形成双重君主标准,这为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奠定了基础。东汉末年割据自立的军阀,大多都是世家大族的地方豪强,典型如袁绍一门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泽,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还经营手工业、渔牧业。

可以说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是豪强力量不断膨胀的必然结果,最终导致了军阀混战、东汉灭亡,三国鼎立的局面。

历史上,唐朝的安史之乱,实质就是地方豪强势力和中.央.政.权冲突的集中体现。清末民国出现的军阀林立,其实走的也是历代豪强的路子,只不过民国时期的地方豪强武装势力,都能够看到国外势力的身影。那些没有得到国外势力支持的民国军阀,最后都败下阵来。

所以,同志们,大家了解了历史,就应该知道,豪强势力对于整个社会稳定的危害有多么强大。”

柳浩天说到此处,宋天华的眉头已经紧紧的皱了起来,虽然他感觉柳浩天到现在为止所说的内容都是引经据典,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是柳浩天说要引发出来的这个结论,还是让他感觉到有些不安,甚至是认为柳浩天是在危言耸听。

不过他并没有着急,依然默默的听着。

王成虎脸色却更加难看了,他已经隐隐的感觉到,柳浩天这是准备在南松市掀起一场滔天巨浪了。

王成虎心中清楚,一旦柳浩天真的要对所谓的豪强势力展开打击的话,那么南松市必然会引发一场新的危机。

不过他同样保持了沉默。

此时的他反而希望柳浩天和那些豪强势力来一场真正的碰撞,那样的话,他就可以坐山观虎斗了,甚至还可以添油加醋,能够通过别人的手来对付柳浩天,他乐见其成。

柳浩天继续说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改变,最终会对政治产生影响。中?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不但在于大城市的繁荣稳定,还必须保证国家对三线以下县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效控制。

当前,在一、二线中心城市、省会级城市,以及地市级城市,经济基本面稳定,基层组织健全,社会保障、城市建设投入有较好的保障,国企较多,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小康和中产阶层。

但在农村,县市,由于公有制经济的相对较少,如果地方的经济被一个或几个家族把控,慢慢就会形成独立于地方的豪强势力。

现在随着土地流转、资本下乡,以及种地收入太低农民大多外出打工、农业劳动力极度短缺的原因,未来农村的土地将会大规模的向资本集中,而随着资本的大规模介入,土地大规模的兼很难避免。如果资本购买土地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甚者直接推动的话,这个兼并速度,会远远超出封建社会的兼并速度。

资本兼并土地以后,最理想的情况是依旧埋头搞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产品产量。但这个可能性不大,农业利润太低,不符合资本追逐高额资本回报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