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9章 一把尖刀(1 / 8)

演示完毕,进入提问环节。

一位资深董事扶了扶眼镜,率先发难:“创意新颖,但这类高科技设施运维成本高昂。

后期运营方能否承受?

盈利模式是否经得起推敲?”

这董事目光锐利,透过镜片直直看向赵长天。

似要将他的方案看穿。

赵长天早有准备,从容应对:“您的顾虑十分关键。

前期规划时,我们已与科技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批量采购、长期维保,成本可降 30%。

盈利上,除传统租金、销售分成。

增设‘科技体验付费区’。

与品牌联名举办新品发布会、科技秀,拓展多元盈利点。

预估年增收 2000 万以上。”

他微微扬起下巴,眼神笃定。

双手自然地比划着,辅助解释盈利模式,让人一目了然。

答毕,又有别家子公司负责人质疑施工难度与工期风险——

“如此复杂设计,施工环节稍有差池就可能延误。

如何确保按时交付?”

赵长天微微眯眼,眼神中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

调出施工流程模拟动画:“我们组建了经验丰富的施工团队。

成员皆有十年以上大型项目经验;引入 bIm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全程可视化精准管控,实时优化施工方案,各环节无缝衔接。

即便遇不可抗力,也有应急赶工预案。

确保如期开业。”

说着,动画里精准呈现施工各阶段细节。

工人有条不紊作业,技术辅助高效调度。

这一番详实解答,彻底打消众人疑虑。

台下掌声雷动。

刘晓光满脸笑意,朝他竖起大拇指。

眼神满是骄傲与赞许。

还轻轻朝他点了点头,仿佛在说“干得漂亮”。

项目路演结束,会场气氛稍缓。

进入行业经验分享时段。

集团特邀数位业内大咖、学界权威坐镇,剖析家装市场风云变幻。

为各子公司指引方向。

一位德高望重、白发苍苍的行业老专家起身。

他身形微微佝偻,却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

他清了清嗓子,嗓音略带沙哑却中气十足:“诸位,家装行业历经粗放发展。

如今迈入精耕细作新时代。

消费者不再满足基本居住需求,愈发注重品质、个性与环保。

以老房改造为例,近五年需求飙升 40%。

但返工率居高不下。

症结在于设计与施工脱节、对旧结构隐患排查不力。”

说罢,他展示一系列因改造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案例。

图片里墙体开裂、线路短路,触目惊心。

台下众人皆面露凝重之色。

赵长天聚精会神聆听,手中钢笔飞速记录要点。

笔尖在纸页上摩挲,发出沙沙声响。

脑海中不断思索黎光装饰业务与之契合之处。

待老专家讲毕,他主动举手提问:“老师,依您高见!

如何平衡改造中的创新设计与结构安全?

毕竟客户追求独特,有时难免挑战建筑底线。”

老专家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点头说道:“问得好!

关键在于前期勘察,引入专业结构鉴定团队,出具详尽报告。

设计团队依此发挥,巧用装配式、模块化构件。

既满足创意,又加固结构。

施工全程监控,严守安全关。”

赵长天茅塞顿开,诚心致谢。

其后,又有几位专家陆续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