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以前如此,以后皆然(2 / 2)

口气,终是退回了自己的班列。

崇祯皇帝似乎知道这些朝臣,有一部分或许真的是在为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所以自始至终,也并未如何生气。

不论如何,大明正在向着中兴稳步迈进。

而他,也早在一年多前,真正看清了自己治理国家的水平,认清了现实。

这世上充斥着各自的傲慢与偏见,唯有先看清了自己,方有可能看清别人,没有自知之明,早晚会万劫不复。

他再也不想回到几年前的日子了。

这三年来,他已经有过两次让无忌那小子失望了。

崇祯皇帝心里清楚自己多疑的毛病,是以三省吾身,早已暗暗发誓,绝不会再有第三次。

无忌是在大明危如累卵之际,他于太庙痛哭无数次,列祖列宗才降下来的贤才。

如果这样的人,他都无法信任,崇祯皇帝担心,有朝一日他到了下面,估摸着列祖列宗也不会放过他。

如今北方四省的旱情得到了控制,江南经过那次彻底的犁庭,民心思安。

改制在进行,新作物在各省遍地开花,流寇已灭,如今又收复了失地。

而他也再不必为国库空虚发愁,也不必每日担惊受怕、夜不能寐。

他甚至每天都能抽出两个时辰,去享受种田的快乐。

两分土豆、两分红薯,还有半亩的西瓜,还有辣椒、白菜和萝卜,冬瓜、倭瓜……

自己亲手种出来的瓜果蔬菜,吃着是真的香。

多好呀。

你们这些朝臣,为何要去破坏呢?

“若无他事,便退朝吧。

都下去准备准备,半个时辰后,随朕去德胜门,迎接我大明朝之柱石,凯旋。”

崇祯皇帝说罢,十分淡定的将手背在身后,离开了皇极门。

山雨还没来。

就被风给吹散了。

李邦华与海中期对视一眼,难掩失望的神色,最终叹了口气后离开朝堂。

张之极也叹了口气,整个过程中,他没有说一句话。

身为镇国公的父亲,他在朝堂上太尴尬了,站在哪一边,都不对味儿。

他其实早在一年前,便向天子请辞,希望远离朝堂,落得清净。

奈何天子没有准允。

……

德胜门外十里。

阳光明媚,旭日初升。

车辚辚,马潇潇,旌旗蔽空,数万近卫军,彻地连天。

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最前头,十几个少年郎,英气勃发,鲜衣怒马。

当朝太师、天下兵马大元帅、武英殿大学士、镇国公,回到了他忠诚的北京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