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事功顺序,大道之争(1 / 3)

池水城高楼。

身为大骊国师的老人,今天一共收到了六封飞剑传信。

这些信,皆是来自北边大骊,关于一系列攻克朱荧王朝的事务。

但都被搁置了起来,崔瀺始终没有理会。

如果从北方的大骊蛮子,开始养精蓄锐算起,直到现在,近四十年来,这座朱荧王朝,是最难啃下的一块骨头。

大骊铁蹄,这些年的南下途中,所到之处,攻城陷地,其中负隅顽抗最久的,都没有超过三个月。

只有这个朱荧王朝,从去年初冬开始,一直守到了今年大雪,在大骊的接连讨伐之下,也只是丢了几座小城而已。

一洲上下,都在看这场大战。

大骊若是吞并了朱荧王朝,从此之后,恐怕南下之势,将会再无阻碍,要不了多久,浩然天下的史书上,将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洲即一国。

到了那时,大骊王朝,不谈底蕴国力,只论疆土辖境,都不用说,肯定是世间王朝的第一。

而在吃下朱荧王朝这条道上,与之临近的书简湖,就成了两国的兵家必争之地。

没有去管那些飞剑密信,崔瀺反而拿起了一封山水邸报,是此前手底下一名粘杆郎心腹送来,里头记载的内容,关于书简湖。

书简湖汇聚了宝瓶洲一大半的山泽野修,若是拧为一股,还真就不比任何一座宗字头仙家来的差了。

根据近几年的谍报汇总,书简湖一带,人口近三百万,其中拥有修为的,也有三四十万。

不谈大多数蝼蚁,只说金丹元婴两境的地仙,就有数十位之多。

试问宝瓶洲的山上,有哪座宗字头仙家,有这种底蕴?

其实按理来说,书简湖这么多修士,这么多年来,怎么都应该出现了几位上五境,可除了消失已久的那位宫柳岛主人之外,从未有过新的玉璞修士。

因为书简湖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帮亲不帮理,帮强不帮弱。

前半句代表的,是书简湖的风气,后半句,其实也一样。

很好理解,防止一家独大。

你可以跻身金丹,跻身元婴,但不能是上五境,谁要是有证道玉璞的苗头,一经发现,往往就会招来灭门之祸。

这也是为什么,凭借顾璨,凭借那条元婴蛟龙,截江真君刘志茂,明明已经接连吞并了十一座大岛,仍旧做不到吃下整座书简湖。

没那么简单。

不成上五境,想要成为书简湖共主,就是天方夜谭,一桩妄想罢了。

根据邸报记载,现在的书简湖,大致分成了三个派系。

其一,青峡岛,外加刘志茂麾下的十一个附属势力。

其二,天姥,青冢,粒粟,三座大岛仙家,结为联盟,势头不小,甚至只看纸面实力,都不会比刘志茂差多少。

最后一方,则是那些迟迟拿不定主意,或是想要坐山观虎斗的偏远岛屿,这些仙家,数量最多,但是人心分散,皆是墙头草。

在老人看那山水邸报之际,崔东山忽然站起身,双手负后,沿着那条书案,缓缓而行。

白衣少年问道:“就这么相信他?连大骊的军机密信都不看了?”

崔瀺随口道:“朱荧王朝那边,早有落子,已经不用太费心,拿下它,迟早的事。”

“现在应该看重的,是书简湖。”

崔东山瞥了眼再次一分为二的山水画卷,左边是陈平安,右边是宁远。

齐静春留下的这件类似镜花水月的宝物,品秩极高,只需往里丢入几颗谷雨钱,就能于数千里之外,看个清清楚楚。

还无需观看之人费心,画中之人,每走一步,画面就会自行跟着,如光阴在无形之中,流淌在世人脚下,可谓是玄之又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