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后退者斩(2 / 2)

着小算盘。

刚才那阵慷慨激昂的“求战”状况,会不会随着坏消息的到来,出现转折呢?

……

罗子骞忍不住了,他走到大厅中央,对刘济一拱手。

“刘将军,前线情势危急,王承宗兵势猖獗,但并非无可救药,只要幽州大兵一动,他腹背受敌,必然首尾难顾,罗某愿听从刘将军调遣,亲率兵马,痛击王承宗,解前线之危。”

刘济停下脚步,神情严肃,语气缓慢地说道:“罗将军,你是怕刘某畏惧王承宗势大,不敢出兵么?”

罗子骞愣了一下。

刘济正色说道:“罗将军,幽州之兵,乃是国家之兵,非刘济一人所属,如今国家有难,幽州军民,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刘济本是一介书生,学得圣人纲常之礼,为国守边,如今贼兵祸国,岂敢置身事外?”

“好,”罗子骞不禁一阵激动,心里热血翻涌,“刘将军,好汉子,国家有将若此,万民幸甚。”

“罗将军,幽州之兵,五日内必出,我在这里先说下一句话,兵临前线,有一人后退者,定斩不饶。”

……

会议散去,弥大通、王郎等一班武将,自去点齐兵马,运输粮草,做出征的准备。

刘济把罗子骞等人,都安置在府衙里。

罗子骞心里高兴,对刘济说:“将军,你这里文武众官,全都深明大义,立志讨贼,说明您平时治军有方,才会在大是大非面前,众志成城。”

谁知道刘济摆了摆手,连连摇头,“错了,错了。”

“什么错了?”

“唉,”刘济叹了口气,“说什么治军有方……有一个人,是绝对不会同意出兵讨贼的。”

“谁?”

“我儿子,刘总。”

罗子骞恍然大悟。在大厅里开会的时候,他口若悬河,与众将一起讨论战局,商议出兵,几乎把城外遇到刘公子的事,给忘得干干净净了。

刘济的儿子……这小子可真不是东西。

这倒是怎么回事呢?

罗子骞笑道:“不瞒刘将军,我在城外,已经见过贵公子了,而且还发生了点小误会。”

“是么?他……又做了什么为非作歹之事了?”刘济的脸上现出一丝忧虑。

“没什么,他劫持了我一个同伴,我已经讨要回来了。没事,一点小误会而已。”罗子骞轻描淡写地说。

“这个不成材的东西,从小不听管教,顽劣成性,唉,刘某无德,生此逆子,真是痛心疾首……”

……

罗子骞回到自己房间里,和胡安、萧柔等人,说起幽州决意出兵讨伐王承宗的事,大家都是兴高采烈。

萧柔说:“我还怕刘济象他儿子一样呢,原来这人深明大义,是个忠臣。可真白瞎了,生了那么个儿子。”

“是啊,难以理解。”

胡安却是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难以理解的?那个顽劣小子,八成不是他爹亲生的,差了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