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所谓底线,要那作甚(2 / 4)

。问题在于发展前景,会不会被约束,会不会受阻,还要看东海方面给予的支持力度。国内发展百废待兴,需要钱的地方很多,我也希望对其能有所帮助。”

沈度理解略有点偏,以为对方担心他的财务状况。

其实老朱想了解一下他的家底。

也不排除沈度心里清楚,嘴上打哈哈,顾左右而言他。

改开时,1980年全国财政收入是多少?

才1159.93亿。

1970年更可怜,只有662.90亿。

当然,钱的价值不一样,一分钱都能干好多事。

到了九十年代,一分钱都有点不好使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大概拿出一毛钱买东西,似乎能买到手的真不多。

而后不用说了,习惯上讲,最低消费单位逐渐向一元钱演化。

好吧,这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九十年代国民总值多也多不到哪里去吧。

两相对比,沈度几乎富可敌国,现在手里足足数千亿港币。

这还是没有将企业投资收益算进去,那也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可以说沈度所有的钱,哪怕放在哪儿不动,财富也在不断增长。

沈度不在意钱,在意的是投不出去,更不能乱投。

不错,沈度挣钱是为了办企业,但也不是为了赚钱什么行业都干。

普通企业谁都有能力开办,无需他插手。

他要的是别人没有能力涉及到的企业。

高技术是沈度重点关注的目标,大项目也是一个大机遇,肯定舍得花本钱。

朱先生叹息一声,说了句实话:“据我所了解,你进入资本市场时间并不长,积累如此庞大资产确实令人非常惊奇,很难理解你是怎么做到的。”

有这种想法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一年时间能干的什么?

哪怕随便捡钱,又能有多少财富,所以沈度手里的财富就是一个迷。

资本市场就那么好赚钱吗?

沪深股市也已经有好多年了,有多少人怀着一夜暴富的心态,一头扎了进去,而后是碰的头破血流。

“可能是我运气好,去南港很快赚了第一桶金。”

不错,沈度的情况相瞒也瞒不住,东海一方早已经知晓。

外界所知道的也不过是沈度赚了大钱。

至于怎么赚的,能说吗?

总不能告诉别人自己事先知道某一只股票会大幅上涨,提前潜伏进去。

似乎......也只能借用运气二字来解释。

“有了资本,后面的事情不说你们也知道了。”

有些事情沈度只能含糊其辞,不能说细节。

“这也是我才注意到的事情,南港资本市场与这边不太一样,还有几分钱的股票。”

沈度说的情况,老朱也了解过了,他确实炒作过仙股。

“作为旁观者也只不过看个大概,无论是亨通地产公司还是英伦系,那种资本大战规模还是很惊人。呵呵,我说的话有点直爽,你这个资产规模膨胀的速度太快。”

所以说,有些事情想糊弄过去,那也要有人相信。

有这种疑问的人太多,但是,能说吗?

后面发生的事情摆在明处,外界都知道。

但是,沈度炒作仙股这件事,他自己不说也没有人知道。

略一沉吟,沈度说:“这就是资本市场,有时候就要敢搏一搏,运气好的话。会带来超额利润,运气不好那就惨了,从此一蹶不振。”

炒作仙股这件事确实能带来巨额利润,也有点说服力。

但不是全部。

沈度用运气来解释,让老朱很无语。

“哈哈哈,这倒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