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密林(1 / 2)

一个长长的牛驼队伍,在林间穿行。岭南地区山深林密,道路狭窄,赵佗治理岭南,其实真正的建设也不过是修建了一座番禺城、一处宏大的皇宫,并没有效仿始皇帝修建直道驰道这样的大型公共项目。

所以逃亡的赵佗也干脆放弃了车队。直接使用黄牛和水牛的驮队,运送他多年搜罗的那些财宝。

当然,赵佗本人,乘坐的是一头巨象。

大象身材高大,后背宽阔,象背上驮着一个小房子一样的乘舆。赵佗就坐在这个小房子一样的乘舆中,半眯着眼。在巨象的步履中一摇一晃的,不知思量着什么。

番禺城是一个大损失,十多年营造的番禺城和越王宫,耗费了无数资材,结果蒙恬大军抵达城下,一顿炮轰,就拱手让人。

相比之下,自己这支队伍带出来的财宝,才有多少?

但是顾不上这些了,还是逃命要紧……

见识了蒙恬军队的楼船巨舰、天上盘旋飞行的旋翼机、地上负责辎重的独轮车队伍,赵佗此刻忽然大笑起来。

“爷爷您笑什么?”怀中,赵佗的长孙赵昧仰头问赵佗。

“我笑啊!多亏我不修道路,蒙恬的队伍装备再怎么精良,在这样的丛林中也只能靠双脚。而靠双脚,人是无论如何追不上我们这样的驮队的。”

这狭窄潮湿的林间小道,没有任何车辆能畅行。这遮天蔽日的密林,就算有旋翼机在天空飞行,也看不到什么。

前方没有绿袍长须的红脸将军设伏,赵佗的开怀大笑,只有小孙子有一句半句疑问,并不会有什么突如其来的打脸。

“赵佗逃了。”军司马向蒙恬汇报。

蒙恬板着脸,在南越王宫中漫步,看着狼藉的宫殿,不做声。

“赵佗带了上千头牛,携带了财宝、妇女、朝廷的勋贵,从西门出逃,已经进入密林。旋翼机已经追踪而去,但是密林如遮,从空中无法发现赵佗的行踪。”

“令前军一万人,便装、携带三日口粮追踪赵佗,一日半如果摸不到赵佗的影子,大军立即回返,在番禺休整。”蒙恬下了一条口头命令。

蒙恬对林间追踪的困难还是非常清楚的,知道旋翼机无法从空中发现赵佗的行踪,独轮车无法在林间小道上前行,追踪的部队只能靠士兵自己携带口粮前进,南下的军队并没有民夫随行,所以携带口粮的数量极为有限,这次追踪赵佗,最远只能追踪一天半的距离——也就是,60里。如果60里内无法追上赵佗,部队就必须要撤回,从长计议。

但这不是问题。自己的军队来到番禺,那么赵佗就跑不了。

虽然从天空无法看到赵佗的影子,但是赵佗的去向是很明白的——他只能去合浦,或者逃往桂林!

蒙铠的小队已经随楼船渡过珠江,在番禺城中简单休整以后,就携带了三日口粮,从番禺城西门出发,作为前军的先锋,追踪逃亡的赵佗的部队。

出城不久,就到达了密林的边缘,大象和黄牛踩踏出来的道路极为清晰,沿着这条路,一直追一直追,就能追上赵佗的队伍。只是这密林里面黑漆漆的,森林从来都不是秦军最适合的战场,古代兵家说穷寇莫追,这种可视距离非常短的区域,就不适合自己这样的部队作战。

蒙铠高举右手,握拳,这一队所有队员都停下了脚步。

“整理服装,检查装备,我们……进入密林!”蒙铠下达了命令。自己就已经开始重新系好鞋带。从背包抽出两根长长的布条,在小腿上缠绕捆扎。文化署提出的岭南作战守则中,说进入密林作战,必须要保护好自己身体,尽量不要有皮肤裸露在外。

这绑腿能把裤脚捆扎的很紧,一方面能防止蛇虫顺着裤管进入裤子,一方面也能捆束小腿,避免浮肿。

蒙铠在脸上围了一块黑色的面巾,只露出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