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五章:今日大冶城(2 / 3)

马前卒 枪手1号 3592 字 2020-06-25

供选择的生存的道路,挖矿,已经成了最后的不得已的选择。

那么这些战俘或者各地发来的罪犯,便成了很难得的劳动力,在自由民矿工的数量愈来愈少的时候,如何挖掘这些人的潜力,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努力工作,便成了大冶城当局必须考汉人问题。

这些罪犯矿工,首先感觉到的便是待遇上的变化。当然,他们的吃食一直还是不错的,挖矿是一个重体力活,吃不好,自然就没有力气。他们待遇的改变,首先便是装备上的。他们有了更好的服装,不再是衣不蔽体,接着又给他们配备了手套,这在冬天,是相当重要的。

不再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无休止的劳作,而是每十天,都会给他们一天的休息时间,欲速则不达,适当的让这些罪犯得到休息,也是为接下来的劳作埋下伏笔。而大量医师的进驻,则让这些战俘和罪犯确确实实的得到了好处,以往,小伤小病,都得靠自己硬扛,而现在,都有医师来进行专业的处理。

对这些战俘和罪犯更重要的是,他们每天有了额定的量。只需要完成额定的量,他们你今天的劳动任务便算完成了,再多挖出来的,将会被记录在案,这些多挖出来的,将会被给予报酬,虽然与自由民比起来,报酬微不足道,但总算是有了一些收入,让这些人在服刑期满之后,不至于一无所有。

而更要紧的是,当这种多出来的数量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会得到刑期的减免,这对于战俘和罪犯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现在的战俘,大多来自于蛮人和正阳郡反叛的那些士兵。正阳郡的那些反叛士兵在刑满之后,大冶大局是完全没有把握让他们留下来的,因为正阳郡是大明最为繁华富庶的地区之一,这些士兵在刑满之后,自然会回到他们的家乡,他们在哪里有家人,家境,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现在大冶城当局,最想做的而且一直在努力的,便是将这些蛮子战俘们永久的留下来,哪怕是让他们最后都变成自由民矿工也是好的。

为了做到这一点,大冶城当局通过种种操作,将这些战俘的家人们,全都移居到了大冶城周边。当时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朝廷开始将蛮人向各郡移民的时候,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这些战俘家属到了大冶城,在当地官府的帮助之下,开始开垦土地,或者做一些小生意,又或者依附着大冶城参与一些外围的工作,慢慢的安定了下来。

每个月都会有一天,是让这些家属探亲的日子,并且允许家属给这些战俘送一些东西,使得这些战俘们清楚,自己的家属已经在这里安居乐业,在安他们心的同时,又让他们心存忌惮,不敢随意生事。

当这些人刑满之后,他们除了留在当地,已经无处可去,他们的家人,已经习惯了在这里的生活,并且有了一份小小的家业,而这些蛮人,其实谋生的手段是极其缺乏的,冶铁炼钢厂是绝不会招收他们进入的,而要从事其它的工作,大字识不得一筐,有的甚至连大明话都不会说的蛮子,除了转为自由民矿工之外,他们没有什么其它谋生的手段。

通过这些手段,大冶城总算勉力维持了下来,但矿工数量的不足,仍然是很明显的。如果说有谁更盼望大明马上启动对秦的战争,那便非大冶城莫属了。因为只有大战开打,他们才能免费获得更多的战俘,使得大冶城的钢铁产量更上一层楼。

现在大明的武器,开始了对外发卖,这使得大冶城的压力更大。对人手的渴望更是无以复加。

更高的炼铁炉被建了起来,这使得最早矗立起来的数座高炉,现在都成了小矮子,数十个高高耸立的炼铁炉彰现着大明的强大,现在,大明一国的钢铁产师,基本上占到了这片大陆之上的所有钢铁产量的三分之二,更重的是,质量要远远高于秦楚齐。

铁产品在大明已经完全成为了通用品,其它即便是齐国,也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