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盛世之象(2 / 3)

马前卒 枪手1号 3175 字 2020-06-25

当大明拿下楚国全境之后,粮食就更不是问题了,江南膏腴之地,土地大都是肥得流油的地方,只要经营得好了,大楚将成为大明腾飞的又一动力源泉.

大明的军队在频繁的调动,但越京城却感受不到丝毫的战争气氛,东部六郡,江南四郡等地连续不断地改旗易帜的消息更是让所有的明人都消息,拿下大明,根本就不需要废太多的力气,这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怎么能挣到更多的钱.大明本土的商业格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基本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格局,更多想要通过经商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将目光投向了西地,更投向了即将成为大明疆域的楚国.

这不,刚刚过年,无数的小商人们开始成群结队的向着楚域进发了.

无法与大商人竞争的小商人们,开始串连在一起,各自出一部分银钱,组成一个个的商会,试图从大商人们手里分一杯羹,而朝廷也相当鼓励这种商会的出现,对于朝廷来说,这些由无数个商人结合在一起的商会,比起那些大型的家族性的商会更容易控制.一旦出事,可以轻而易举的从中找出破绽,分而化之.而那种家族型的大商会就不行了,他们有着更为严密的组织和控制力.

从阮富之事之中嗅出了一些味道的秦风,指使王月瑶的商业署,有意无意地开始打压家族性的大商人,将更多的机会给予这些新近出现的新商业模式.

三月,将是大明春试的日子.为了缓解如今大明官员的严重不足,京师大学堂一年举行两次选拔考试,分为春试和秋试,虽然现在各郡都已经开始办起了自己的大学堂,但京师大学堂仍然是读书人的第一选择.

因为只要考入了京师大学堂,基本上就等于提前拿到了一顶乌纱帽,从京师大学堂出去的学员,比从其它地方学堂出去的要高出不少.每年在京师大学堂毕业的,各项考核之中能拿到前十的,一般都是留京任职,如果外放,最起码也是一个知县,主政一方.

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京师大学堂,自然就成了读书人们趋之若骛的地方.大量的各地读书人涌入越京城参加春试秋试,也使得京师大学堂的招生门槛越来越高.

而除了京师大学堂,在越京城,还有另一所大学堂,那就是大明医学院.这个时代,人均寿命仍然是极其低的,而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大夫.

舒畅的宏愿就是大明的每一个村,都要有一个从医学院出去的学生坐镇.每一个县,都要有一个水平不低于太医的大夫主持全县的医疗事业.

平价医疗,让人人都能看得起大夫治得起病,从而提高大明人的平均寿命,增加大明的人口,而太医署的这一项政策,与大明的国策也是交相辉映,现在大明的很多地方,仍然是地广人稀,像桃园郡这种地方,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人口猛增之后,现在又已经呈现下滑趋势了.再想像以前那些四处招揽人过来,已经不现实了,而且朝廷现在也不再允许他们从西地挖人.

医者,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受人尊敬的,而且,也收入颇丰,以前的时候,要想成为一个医者,不知要跟着师傅干多少年才能学到一些真本事,而现在,大明医学院里,集中了来自明秦两地的医学名家们,将他们毕生的经验编著成书,无偿地教授给这些学生,三年初级班成,便可以当上一个村医,五年中级班成,便可以在县城国立医馆里获得一个职位,再往后的高级班,那就是大明培养的能与过去的太医比美的高级人才了,当然直到现在为止,连中级班都还才刚刚开张.高级班还是没影儿的事情.

但这并不防碍舒畅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去做这件事情.第一家医学院分院已经在雍郡由舒畅的得意门生王凌波成立了起来,主要是培养初级班成员.舒畅计划在未来的五年之内,争取每一个郡都能开设一家医学院,当然,这也需要海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