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看见了她(4 / 5)

见两人感情之深。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晓共云关暮共龛,梵音灯影对偏安。禅销白骨空余梦,瘦比黄花不耐寒。西望有山生死共,东瞻无侣运来难。故乡只道登临少,魂断天涯只独看。

这首诗情真意切,也描述了他俩共同游历生活的细节。

当然,祝圣寺是我们重点要去的地方,我们来,不仅仅是来欣赏风景的,也不是来重温迦叶的传说、熟悉虚老和尚的功绩的,我们只是来看看文大姐膜拜的地方,看看手上的沉香木佛珠供奉的地方。

祝圣寺原来是明代的迎祥寺,位于钵盂峰下,在鸡足山最中心的位置。虚老和尚请求光绪慈禧颁旨重修,得到了朝廷的资助和大量民间的捐赠,经过十多年才完全建成。所以,此寺显得异常宏伟、规模庞大。大雄宝殿正中供奉如来佛像,妍子和我都跪拜如众。两边的五百罗汉贴了金身,看得人眼花缭乱。后面的如藏经楼、藏珍楼,里面的宝藏据说十分珍贵,但最引起我们兴趣的,还是那口铜鼎,本来就大,看介绍,约有三千多斤,还竖在月台高处,显得异常巨大。

金顶寺本来不是我们去的重点,但来都来了,最高峰还是要去的,况且,我在别的团的导游那里听到,上面还有愣严塔,我就来了兴趣。这与刘大哥介绍的《愣严经》有什么关系呢?

上得金顶,才知道徐霞客没有骗人,云蒸霞蔚、光映霓虹,此峰孤绝,此寺金光。

在此之上,望见云海翻滚光亮逼人,金顶洒金,古塔梵音,如仙山圣境,不敢稍有不敬。我帮妍子照相,妍子也采取肃立姿势,并没有她平时照相喜欢的故作姿态。

先是以云海为背景,但有点逆光。我们调整了角度,以塔和云海之间为背景,将人取景在中间。这样虽然避开了逆光的影响,但缺点是,许多游人在镜头里晃荡,画面显得不太干净。

我们不慌,我架好三角架,将相机固定上,调好焦距,等。因为我们看见游客并不多,等这批游客下山了,我们就可以安心拍照了。

终于,这批游客开始下山,下面的游客还没上来,抓紧时间,让妍站好位置,我盯着镜头,准备拍摄。

突然,我眼前像被人猛击了一下,闪出金星,妍子身边,多了一个人,就是她!那个在翠华山吹口琴、让我看到仙山圣境的大姐,那个在崇圣寺对我微笑、让我抛开妍子云追她的人。她仿佛从云海中飘来,也仿佛从这愣严塔边突然冒出来,慈祥地看着妍子,也仿佛对我微笑。我突然意识到,我得赶紧按快门,我连按了三下快门,来不及抬头,将相机设在连拍状态,又连拍了一组相片,我想留下这奇异的瞬间。

等我抬头,想和她打招呼时,突然发现,她不见了。

她不见了,她出现过吗?她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愣住了,在愣严塔边。

“哥,还拍不拍了?怎么净发愣?”

妍子的喊声把我惊醒,我顾不上,四处寻找,没有找到这位大姐的身影,她消失了。

过了半天,妍子已经来到我的身旁,问到:“想啥呢?哥,你走神了。”

“妍子,我又看见她了,就在你拍照的时候。”

“哪个?你看见谁了?”

“就是她,翠华山、崇圣寺。”我最简短地跟妍子说,眼睛还在四处寻找。

“啊?她又出现了?”妍子也大吃一惊,她说到:“你是说在我拍照的时候?”

妍子的问话提醒了我,我赶快对妍子说到:“照片里应该有,我拍了好多张。”

当我们一起对照片回看的时候,发现那些照片几乎全部是一团光,没有她的一点影子,连妍子的形象,也没拍下来,就是一团光。

曝光失败?不可能啊,我的设定,我反复检查,是正确的啊?怎么可能?难道当时都是我的幻觉?

“妍子,当时你离我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