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 老板真威武(2 / 5)

么意思?拉了风的,是车玻璃破了吗?”

他哈哈大笑:“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我刚买来的时候,还带着我老婆孩子,上了一趟青藏高原。”

这就很让人吃惊了,接下来,他的话更让我吃惊。“我是走的老川藏公路,翻二郎山的。”

如果前面他想套向师兄发财的传奇,此时倒了个个,我倒想听他是如何传奇地开着这个车,上高原的。

“这车已经开了六年了,现在看来是破,但差衣服也有三天新。况且,我买这个车,原因也是因为我姑娘,她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起,我就起了心了。本来开茶馆,用不着买车,但喜事来了,我跟老婆决定,潇洒一把,就把这车买了。”

这是一个冲动的故事,我有感觉,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事情,即将对我讲述。

“要说呢,我们这个镇的中学,教育质量就那样,只有一所高中,没得挑,我姑娘还好,毕竟考上了普高,她原来初中那班上,有一半人,只能读职高,那就更不行了。”

今天的高中教育,中考成绩好的才能进普高,成绩差一点的,只能进职高。

“其实,我跟老婆,原来是在重庆打工的,我开过大货车,老婆在餐馆当厨师,也挣得不算太少。我们镇上挣不到什么钱,所以,大部分年轻人,都是在外面打工的。其实,按在外打工与在家开茶馆相比,外面打工还挣得多些。我们开个茶馆,算是我们镇上生意最好的茶馆了,一个月,除干打尽,全家才挣个七八千元钱。如果在外打工,我们夫妻一个月加起来,至少要挣一万多。”

我了解市场,当然知道他说的是实情。开大货车本身就可以挣六七千元,而在最小的餐馆当厨师,也可以挣四五千元。他这个茶馆,虽然也兼营餐饮,但只有赶集的日子生意才好些,平时的生意,估计也一般。一个月净挣七、八千元,还算是他们经营有方。

“最开始我们在重庆打工,但姑娘不可能在重庆上学,毕竟义务教育,只能在户口地,况且,当时我们在重庆,也没得固定住处。姑娘在镇上读书,跟着爷爷奶奶,你晓得,隔代亲,他们就对我姑娘比较娇惯,成绩什么的,也谈不上了。上一代总觉得,让孙女吃饱穿好就行了,哪里有能力管她的教育和学习?”

这正是我在云南看到的现象,父母都出去打工,孩子与老人困守山中,家庭的教育就成了问题。当然,这师傅的家是在重庆下面的乡镇,条件又比云南强了不少。

“姑娘读初中的时候,成绩就不太好,有一次还与同学私自离家,说是在网吧泡一天一夜,老师找上门,给我们打电话,我们知道,这样下去,是不行了。”

人是由环境影响的,在那封闭的小镇上,有几个朋友和同学一撺掇,自己就跟着变了。况且青春期来临,缺少监督的管事,孩子是最容易变坏的。

“我跟她妈一商量,觉得我们不能走镇上其他人的老路,姑娘也不能走我们的老路,我们宁愿少挣钱,也得要把孩子扶上正路。”

我问到:“你所说的,镇上其他人的老路,是什么路?”

“上辈子打工,供养孩子读书上学,让孩子吃好穿好。但没时间管孩子。结果孩子因为没大人管,读书也不行。要么读职高要么初中毕业就不读了,最后的出路,就跟他父母一样,接着打工。”

“打工有什么不好吗?绝大部分人都在打工啊?毕竟,当老板的,是少数。”

我这个问题,其实是想说,哪怕你在中石油当工程师,你也是在给国企打工。哪怕你是在大学当教授,你也是在给教育部门打工。

严格说来,大老板虽然挣钱,但他也在为社会打工,因为,他要交税,他要为自己的风险负责,他也有生存危机。

“兄弟呢,不一样。你说的打工与我说的,不是一个事情。我所说的打工,是指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