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权威的成果(1 / 5)

万老师显然也被这种确定性所迷住了。毕竟,知识的魅力,是无穷的。对真理的追求,才让我们到庙子里来。而夜晚,正是探讨真理的最好时光。虽然外面没有光,但智慧的光芒,此时最宜显现。

“小胡,既然我们已经谈到这里了,何不如,今晚就以梦为主题,把近代研究的,确定的成果,给我们说一下,也算是科普,更重要的是,为下一步探讨,打个基础。”

我问到:“对啊,小胡,我也想听。

“下一步探讨?万老师,你想进行的下一步探讨,是什么意思?”

“当然是认识论,毕竟,佛学也有人叫它唯识学。我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认识的机制,怎么判断别人是否是真理呢?”

当然,我们三人,还没有真正信仰,所以需要判断。而我们的话题是从梦开始的,就要谈透它。然后,再转入有关思维有关认识的话题。这不仅自然,而且,小胡很专业。他讲的,比我所见到的所有大学讲座中的老师,都好懂,都能够扣住我们的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太聪明,真正的高手,不管他今后从事研究还是教学,成绩都会远高于万老师。

随即,他给我们介绍了近代有关梦的研究进展和流派,以及他们的主要结论。

虽然人们对睡梦的探索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但是,系统而比较准确的研究还是近现代的事。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阿德勒和荣格以及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对梦的研究很有代表性。

弗洛伊德对梦作过多年研究。1900年,他出版了划时代巨著《梦的解析》,以后又出版了《精神分析引论》等多部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对梦的观点。他认为,梦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在多种多样的愿望中,弗氏更为重视性的欲望。他认为性欲是人的一种本能,而本能是一种需要,需要是要求满足的,梦就是满足的形式之一,弗氏认为,梦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是一种清醒的精神活动的延续。借助梦可以洞察到人们心灵的秘密。梦是无意识活动的表现,人在睡眠时,意识活动减弱,对无意识的压抑也随之减弱,于是无意识乘机表现为梦境的种种活动。

阿德勒曾经熟读过弗氏著作《梦的解析》一书,他对梦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做梦是有目的的。梦是人类心灵创造活动的一部分,人们可以从对梦的期待中,看出梦的目的。梦的工作就是应付我们面临的难题,并解决之道。人的所有活动都具有目的性,梦作为人生活动整体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地有目的性。阿氏认为,梦和生活相互一致。“假使我们在白天专心致力地追求某种优越感目标,我们在晚上也会关心着同样的问题。

每个人做梦时,都好像在梦中有一个工作在等待他去完成一般,都好像他在梦中必须努力追求优越感一般。梦必定是生活样式的产品,它也一定有助于生活样式的建造和加强。”阿氏认为,人在睡眠时和清醒时是同一个人,由白天和夜里两方面表现结合起来才构成了完整的人格。人在睡梦中并没有和现实隔离,仍在思想和谛听。梦中思想和白天思想之间没有明显的绝对界限,只不过做梦时较多的现实关系暂被搁置了。

阿氏认为,“梦是想在个人的生活样式和他当前的问题之间建立起联系,而又不愿意对生活样式作新要求的一种企图。”“梦是联系做梦者所面临的问题与其成功目标之间的桥梁。在这种情况下,梦常常可以应验,因为做梦者会在梦中演习他的角色,以此对事情的发生作出准备。”

荣格早年读过弗氏的《梦的解析》并与弗氏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参加了弗氏的精神分析运动。荣格认为,人的大半生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活过的,可以把意识称为人类心灵的白昼,而潜意识心灵活动属于夜晚部分。梦就是潜意识的表现。他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认为重视潜意识,尤其是集体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