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自欺欺人(2 / 6)

道理。佛弟子跟世俗人的差别是什么?二者的差别在于你是不是为了满足自我而发起心来修学佛法的。可是当今绝大部分所谓的学佛者都是在以各种换汤不换药的方法来寻求自我不同层面上的满足。

但接下来,上师拿自己的思想所举的例子,好像有点跨界。

“我十几年前,曾经对整天沉溺于灯红酒绿男女欲望之中的妓女感到深恶痛绝,那时虽然外表显现的是修行者之相,虽然宣讲善法、仁义道德,其实还是在以所谓的修行及宣讲来满足自我,精勤学佛十多年的我,在世俗道德所许的情况下似乎比他们高尚很多,但在本质上与他们并无太大的差别。当认识到这点时,我深感惭愧,为曾经的想法深深的忏悔,我哪有权利看不起别人啊!”

这是极大地批评了,存在于我们学员内心中可能存在的道德优越感。以前在崇圣寺的时候,也听过这种讲解。但是,上师以自己的心态举例,并以我们最不愿碰的妓女这个话题来说明,这就相当彻底了。

我想起在北京那个会所,那个曾经为我服务的女人。其实,她也有优秀与善良的一面。

“从那以后,无论是妓女还是人妖,我都不会贬低他们,也不会用可怜、同情他们的眼光去观待他们,因为他们的所为不外乎是在满足自我,事实上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在没有深刻剖析、透视到内心深处的时候,我们所谓的学佛也仍然是在满足自我。”

看看,这就是差距。我原来是同情,甚至觉得这种同情的举动是一种高尚,与上师这种平等心相比,还差得远。

推及到我们的修行:我们认为自己好像没有那么深重的欲望,似乎是在清清净净的潜心修行佛法,但我们的所做与他们有真实的差别吗?二者间是否有差别,不能仅从表相上来看,要从本质上观察才行。当本质有所差别之时,我们才会与追求世俗五欲者完全不同。

“当真的深度剖析自我的时候,会确确实实的看到,我们的学佛乃至于出家,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满足自我,而不是为了真正的超离自我而做的。表面上是:我要成佛,要超越生死,当你真的详细观察下去时才会发现,实际上我们只是为了寻求一条与他人不同的道路来证明自我,使自己更具有优越感。虽然别人贪著的事物不为你所喜爱,但你所贪着的是精神需求,选择从精神方面来满足自我,使自己更具自我存在感、自我优越感、自我饱满感等一切一切,这并未从根本上远离自我的虚诳,这时所发的并不是出离心。其实此时我们所谓的修行跟妓女满足自我的行为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因为究竟而言以自我所起的一切,无论卑鄙还是道德其本质无别。”

当你真正的深刻剖析到内心深处,不想再受自我欺诳而发心要走另外一条道路的时候,虽然大家吃一样的饭,喝一样的水,说一样的话,但你跟帝王将相、世俗凡夫、妓女等等有本质上的差别了,因为走的不是一条道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们还敢蔑视那些干不好行业的人吗?其实只要没有真正剥离自心的伪装而实现自我超越的话,从这个层面来分析,所有人的本质都一样,都是为了满足自我而行事,正如“乌鸦落在猪身上一样样的黑脊背”,谁说谁呢?自己站在道德的点上指责别人的非道德,而道德与非道德的本质并无不同,皆是为满足自我。

“所以要想在本质上与世俗人有所差别,就必须剖析及拷问一下自心,你所谓的发心成佛,其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有的人以行善来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有的人以造恶,享受纸醉金迷来排遣自己的空虚而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有的人觉得造恶没有意义,认为人活着要遵守道德,要维持一个道德的形象才不枉来人世间一回,这种做法还是在满足自我,虽然各自的方法不同,但其目的都是在寻找自我的存在感。”

接着,上师又打了个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