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章 命悬一线(2 / 3)

外科教父 海与夏 270 字 9个月前

管主任知道,这种创伤止血是季主任拿手好戏,自己是外行人,外行人不能随便乱说话,更加不能干预,所以他只是观战,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杨平轻手轻脚地走进手术室,他绕着手台一直走到患者的头侧,小心地掀开头部的布单,那个支具如艺术品一般呈现在面前。

魏主任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三十多年沉淀的手艺,现场急诊徒手制作的支具,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护卫着患者安全地回到三博医院。

“四肢肌力一级。”吕医生跟上来介绍。

杨平点点头,四肢肌力还有一级,说明还有恢复的希望。

“这个支具还行吧?”

魏主任也在手术室里转悠,他来手术室的机会非常小,所以有点不习惯,无菌帽戴的也不是很规范。

杨平笑着说:“没有你这个支具,后面就没我们什么事了,你这个支具可是救命神器。”

魏主任像个孩子摸了摸无菌帽:“东西粗糙了点,只要不耽误你们正事就行。”

“血压稳住了,稳住了!”

麻醉医生盯着监护仪的屏幕,兴奋地说。

季主任额头上渗出很多汗,扭头移出术区,巡回护士还没来得及帮忙擦汗,管主任拿出一叠纸巾,已经帮季主任拭去额头上的汗。

介入栓塞止血不仅技巧要求很高,也存在风险,可能会导致栓塞一侧肢体缺血坏死,当然,肢体坏死总比当场没命好,所以有些方法只能在权衡利弊中使用。

血压既然获得稳定,说明介入栓塞止血成功。

“老季,你这一手栓塞止血技术了不起呀。”管主任由衷地佩服。

季主任摇摇头:“要不是杨教授对这方面的解剖研究取得进展,我哪有这种水平,我只是拿来主义,拿着杨教授的成果应用。”

栓塞止血的前提是对全身血管解剖非常熟悉,而且对血管造影的图像识别能力非常强,这些东西都依赖一些基础研究和临床经验。

“杨教授,什么时候来的?”季主任这才发现杨平已经站在身后。

“刚到。”杨平盯着屏幕上的血压数值。

“颈椎手术现在做,还是二期在做?”季主任准备收工。

杨平收回盯着屏幕的目光:“你们完事后,伤员转创伤icu,待血液动力学稳定后再二期手术,魏主任,可以这样吧?”

因为二期手术需要等待很多天时间,这短时间里,伤员的颈椎固定是个大麻烦,如果固定不可靠,一不留神,可能致命。

比如护理翻身的时候,不仅颈椎固定要十分可靠,而且负责翻身的几个护士配合要十分协调,否则一定轻微扭曲颈椎,后果不堪设想。

季主任和管主任从来没有跟支具室的魏主任打过交道,所以对魏主任不熟悉,但毕竟二十年的同事,也互相认识。

究竟马上手术,还是推迟手术,这是一对矛盾。

立刻手术,可以让头颈得到可靠的固定,但是伤员刚刚从死神手里拉过来,已经经不起再次手术的打击,而且要固定头颈,需要定制特殊的固定器械,定制器械也不可能立刻能够送上手术台。

推迟手术,也就是二期手术,可以让伤员身体上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尤其血液动力学稳定后再手术,安全系数要大很多,但是等待期间,对颈椎的保护要求非常严格,不能出丝毫差错。

所以魏主任成为治疗计划的关键一环,他有没有信心让伤员的颈椎在这几天不出问题。

“可以!”

魏主任斩钉截铁地说, 他决定带着徒弟亲自镇守创伤icu,负责伤员的头颈固定,以及协助护理和搬运。

有了魏主任的肯定回答,杨平也放下心,对魏主任的手艺,杨平还是很有信心。

“那就二期手术,急诊手术结束后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