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龙西乱(1 / 3)

武冠九州 姜不归 3632 字 2022-01-09

亿国的密谋,在春草酒馆的宣传下弄得人尽皆知。

一时间,口诛笔伐之声络绎不绝,一些文人骚客甚至作诗填词来暗讽亿国掌权者的罪行。

但这大争之势,哪有给这些附庸风雅的诗词掀起风浪的机会。

随着姜国内战终止的消息传去,九州四海再次为之震动。

本以为是姜国的权宜之计,但随着都城下各军共赴前线,那些子虚乌有的谣言不攻自破。

姜不归带走神威军,把都城的城防完全交给了金羽卫。他顺着西南路火速奔袭,与另外齐天府另外两军会和后,如同一块铁板一样立在了姜国的西南防线。

另外三府的大军也从各地涌向前线,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三家不约而同的竟说不犯河水,从前那联营的景象再难出现。

姜故后方兵马粮草的调动也格外迅速,站前动员民夫也比以往容易了许多。

这些汉子都知道,敌人一旦越过防线,那他们的妻儿将面临灭顶之灾。

这一切都归功于武王的一则讨逆檄文,一文中陈述了外族入境的隐患,更是表明了自己站在姜不归一方的立场。

这则檄文在姜国境内传开前,复制成四份送入了姜国的各方势力中。

也为本就在议和的姜国四府,找到了一个默认的台阶。

毕竟武王的一把刀,正插在广灵府与未央府之间。

另一边的亿国,并没有因为那一纸檄文而改变计划。毕竟这乱世谁拳头硬谁说的算,如今有人、有钱、有粮什么都有的亿国,已经认为自己与大武和姜国叫板的资本。

但左亲王不是一个盲目自大的人,他派两艘船分别出使燕、贞两国,并以各家一船财宝为盟约,唆使两国牵制大武。

经历三年的苦心经营,大武在以超过计划的速度大踏步前行。

时至今日,除了大兴城之外,草原上的诸城已经陆续完工或以到了收尾的阶段。

令人意外的是,大多数的草原百姓愿意在城中定居,也有许多外来百姓愿意放牧为生。

在草原欣欣向荣之际,山海关外的北地也是一片心生的景象。官员有事做、百姓有田种、士兵有粮饷,是这半年都在寒冬中的地方焕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

两地六省的官、军改革,一点也没有比中原五省落后太多,在这风雨欲来之际,终于彰显出了将来改革的精妙之处。

因为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让镇守两地的决云军与陷阵军显得很是多余。

于是乎,将来的一纸调令,让两军几乎同时向龙头关进发。整个北部战线,只留下了一个镇守山海关的飞熊军。

当然,将来对白音诸军与北地各部也下达了之势,小心漠北五胡的同时,也要厉兵秣马随之准备南下西出。

这一切的暗流,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让整个九州大地,陷入了深深的低气压中。

五月起始,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亿国何时大举北犯时,令人大跌眼镜的消息震惊四野。

姜不归的神威军兵分五路,几乎在同一时间夜袭五处身毒奴大营。他的这一番举动,让最西部的战场一时炸开了锅。

这一切估计预谋已久,让严防粮草辎重的亿国大军反应不及。

任谁都没想到,会有人不袭击军营,不袭击粮草,去袭击一些手无寸铁的奴役。

但让姜不归失望,让白霜寒得意的是,这些每天只有一顿饭的奴隶,在炸营之后纷纷奔着各处粮仓逃亡。

他们之所以会知道粮仓的位置,正是因为他们奴隶身份。

正所谓逢山修路,遇水搭桥,这些本应该是士兵的工作,却不出意外的交给了这些奴役。

搭建营地、挖掘战壕、砍伐树木、搬运粮草也顺其自然的变成了他们分内的事。

但他们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