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湖心岛上的实验室(求票求订阅)(1 / 4)

成功的研发出三种颜色的玻璃配方后,罗冲就开始规划起了需要制作的玻璃器种类。

严格的来说,汉部落现在对玻璃的需求并不是很大,属于有更好,没有也不会耽误啥的那种情况,之所以罗冲现在就把它弄出来,第一是为了自己将来宫殿的建材考虑,就算没有宫殿,他也想给自己家装上玻璃窗户,不是因为纸糊的窗户不好,纯粹是他想提高一下自己的生活质量。

第二个目的则是为了更好的灯具,自从游伏发现了煤矿之后,罗冲就已经打算开发用电石作为能源的瓦斯气灯了,但是普通的纸糊灯笼显然无法和瓦斯灯结合到一起,所以玻璃灯罩就成了必须弄出来的产物。

第三则是考虑到了航海方面的需求,现在汉部落所谓的航海还只是沿着海岸线的近海航行,而将来想要深入大洋搞远航活动,那么各种航海所需的光学仪器就要从现在开始研发了,首先最基础的就是望远镜,这个绝对不能少,其次是用来定位的象限仪,那个上面甚至需要天文望远镜,最后就是巨型凸透镜。

竹岛和汤部落附近的两个出海港口,肯定是需要建设灯塔的,这是用来为船只引航的关键建筑,绝不能拖沓,而灯塔上最紧缺的东西却不是灯,而是比人还要高大的巨型透镜,用来将灯塔的光线折射的更远,或者说聚焦成强光光束。

这些都是汉部落急需掌握的东西,至于玻璃容器之类的,现在反而不是多么重要,汉部落的百姓们用瓷器一样可以吃饭,除了需要弄一套化学实验设备外,其他的玻璃容器都是可有可无的。

可是话又说回来,像现在研发的这种普通玻璃根本就不能用来做化学实验设备,实验设备需要的是具有耐高温,耐压,高透光率等条件的特种玻璃,那东西以汉部落现在的科技水平,只能尝试用纯水晶为原料来制作了,这一点哪怕在现代也没有多大的差别。

搞明白了这一点,罗冲立刻针对性的做出了几个生产方案,首先是针对巨型透镜的大型单体异形玻璃的制造,按照罗冲的想法,做这玩意直接采用金属模具浇注的办法就行,具体的还需要自己来计算,然后再让工匠们尝试了,可以料想的是肯定会浪费不少的原料。

第二项就是平板玻璃,这个主要用于建材的方面,技术难度不大,主要是工艺和产量的问题需要注意把控。

第三就是容器和灯罩的制作,之所以把这两样放在一块,主要是因为两者之间工艺流程差不多,反正都是需要用吹的。

至于工业模式制作,想都不要想了,解决不了工业原动力的问题,那么就没办法尝试制作空气压缩机,而没有空压机的话,那么吹玻璃的过程就只能靠人的嘴来实现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把这些事情都交代好后,罗冲就离开了玻璃厂所在的这个小岛,不过他并没有跑去多远,而是直接乘船去了一个临近的稍大一些的岛上,这里也有一座正在建设的规模庞大的工厂,里面的设备各式各样,很明显不是生产专一产品的地方,而是罗冲所规划出来的综合性多功能化工厂。

之所以这么叫,就是因为这是一个什么都能做点出来的化工厂,汉部落现在很多的化工产品并不需要多少量,但是种类却很驳杂,分开单设工坊不划算,所以干脆全放到一起集中管理,而且这样也有利于排污和环境治理。

因为已经确定了制作玻璃需要大量砒霜的事情,所以罗冲也直接把长期生产砒霜的任务交代了下去,并为此专设了一个班组负责,除此之外,硫酸盐,硫酸,纯碱,烧碱,盐酸,这些基础的化工产品也在这个工厂的生产范围之内,除了这些基础化学产品外,岛上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罗冲专设的化学实验室了。

这个实验室是汉部落首领直属的,也可以称为罗冲的私人实验室,只需要向罗冲一个人负责,虽然位置建在化工厂之内,但是级别上